家住南湖湖水曲,依稀好似浣溪头。
黄芦叶暝常知雨,苦竹丛深畏及秋。
日下渔樵烟际返,夜深河汉镜中浮。
莫嫌僻处多萧瑟,野性时时好狎鸥。
家住南湖湖水曲,依稀好似浣溪头。
黄芦叶暝常知雨,苦竹丛深畏及秋。
日下渔樵烟际返,夜深河汉镜中浮。
莫嫌僻处多萧瑟,野性时时好狎鸥。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南湖畔的独特风貌。首句“家住南湖湖水曲”,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曲径通幽的江南水乡,家就在蜿蜒曲折的湖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接着,“依稀好似浣溪头”一句,通过与古代浣纱女洗浴溪流的联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随后,诗人通过“黄芦叶暝常知雨,苦竹丛深畏及秋”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黄芦和苦竹在特定季节的变化,暗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日下渔樵烟际返,夜深河汉镜中浮”描绘了一天之中,从白日的忙碌到夜晚的宁静,南湖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渔人和樵夫的劳作与湖面倒映的银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活的节奏与宇宙的浩瀚。
最后,“莫嫌僻处多萧瑟,野性时时好狎鸥”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偏僻之地,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与鸥鸟相伴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玉台金盏,争似他、俨若莲花千叶。
真个蓬莱弱水客,道骨仙风相接。
翠带春烟,丰容秋月,欲语分明歇。
撩人冷艳,小窗苦雨时节。
谩说淡扫娥眉,清风姑射,透体肤如雪。
照水盈盈韵静悄,时喷暗香不绝。
一片寒沙,几拳怪石,独立休悽切。
梅花常伴,李桃莫与交涉。
京国名园,独无金碧,倍觉高超。
峰回蟠曲涧,岭断接飞桥。
亭台随意点空翠,借黛色、图画山腰。
绣藓苍苔满地,红树飘飖。霞光掩映如潮。
酣饮处、纱窗月挂松梢。
好景欲移情,又况是、玉人何处吹箫。
诗魔发,随笔写、占断风骚。
从今后、梨花飞雪,频来不用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