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青海上,弄影沧江涯。
手持翡翠竿,误拂珊瑚枝。
龙嘘春雾合,鹤度晓云垂。
弱流几清浅,为书报安期。
结屋青海上,弄影沧江涯。
手持翡翠竿,误拂珊瑚枝。
龙嘘春雾合,鹤度晓云垂。
弱流几清浅,为书报安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海边生活画卷,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色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海边世界。
“结屋青海上,弄影沧江涯。”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居住在青海之畔的小屋,与大海的波光交相辉映,影子在苍茫的江边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手持翡翠竿,误拂珊瑚枝。”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遇的世界。手持翡翠制成的钓竿,不经意间拂过珊瑚树的枝条,既体现了人物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龙嘘春雾合,鹤度晓云垂。”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海边的神秘与壮丽。龙吐出的春雾汇聚成一片,与天边低垂的晨云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和层次感。
“弱流几清浅,为书报安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弱小的水流,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邃的意义,诗人借此寄托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同时,“为书报安期”一句,暗含了对古代仙人安期生的敬仰,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
娴娇弄春微透,鬟翠双垂。
不道留仙不住,便无梦、吹到南枝。
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说当时。
凄凉歌楚调,袅馀音不放,一朵云飞。
丁香枝上,几度款语深期。
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
无端动人处,过了黄昏,犹道休归。
陈君为生廉易足,水石田园藏一曲。
畦田已作故侯业,种竹未享封君禄。
干名懒复观书卷,济病时能开药箓。
夜来秋雨如决渠,不寐忧君玉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