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阳堂二咏·其二会云堂》
《华阳堂二咏·其二会云堂》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衣衫总带烟霞色,杖屦相随云水身。

铁笛横吹沧海月,纸袍包尽洞天春。

而今会聚十方客,认看何人是洞宾。

(0)
注释
著:沾染。
人间:人世间。
烟霞色:云霞般的色彩,象征仙气。
杖屦:手杖和鞋子。
洞天:神话中的仙境。
洞宾: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
翻译
不沾染人世间一丝尘埃,满屋都是修仙之人。
他们的衣衫都带有云霞般的色彩,手杖和鞋子仿佛跟随云雾行走。
他吹奏着铁笛,在明月照耀下的大海边,纸袍中包裹着洞天的春意。
如今,各方来客在此聚会,我们寻找着谁能成为洞宾一样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风道骨的盛大聚会,诗人以华阳堂为背景,将其描写得如同一处超凡脱俗的仙境。开篇“不著人间一点尘”,即设定了一个脱离世俗、纯净无暇的环境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出尘脱俗之意。

接着,“满堂尽是学仙人”具体化了这场聚会的参与者,都是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人士。他们的穿着“衣衫总带烟霞色”,显得神秘而又超凡,不染尘埃,而是带有天界烟霞之色,彰显出一种仙风道骨。

“杖屦相随云水身”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修炼者的形象,他们手持拐杖,脚穿草屦,与云水为伴,身形仿佛与云水合一,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铁笛横吹沧海月”中,铁笛的横吹不仅描绘了音乐之美,更是将那超凡脱俗的意境推向高潮。沧海月,是对仙境的一种比喻,通过铁笛的声音,将这月亮吹奏得如同沧海一般辽阔和深邃。

“纸袍包尽洞天春”则是诗人对那仙境之美的进一步描写。纸袍轻薄,如同春日里轻柔的风,包裹着的是洞天中的春意,那种超脱尘世、纯净无暇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而今会聚十方客,认看何人是洞宾”,诗人转向现实,将这场仙境般的盛会推到了高潮。十方客指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修炼者,他们在这里相聚,而诗人则是在寻觅着哪一个是真正的仙侣——洞宾。

整首诗通过对华阳堂的一场仙风道骨的聚会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他们对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和高尚追求。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春日野眺简徐荆州

春问沙棠楫,寒生杜若洲。

山云巴子国,江雨仲宣楼。

岁月余华发,飘零随白鸥。

谁怜能赋客,刘表在荆州。

(0)

荅子与见赠二首·其二

扁舟忆尔阻江涛,江上凭谁问楚骚。

碣石空摧双鬓短,武夷曾忆片云高。

芙蓉岁暮堪垂绶,魍魉山深有佩刀。

闻说烽烟今满眼,可能一慰圣躬劳。

(0)

江村

西风朝散汉臣班,万里江村一夜还。

题柱声名空画省,采芝岁月有青山。

烟开曲水频垂钓,日卧苍梧不掩关。

直欲天台拾瑶草,何人迟我白云间。

(0)

寄怀赵子隆

当日相携十二桥,寒江东接广陵潮。

青云客计龙门策,明月谁家凤女箫。

久别书来愁雁鹜,故园秋尽忆兰苕。

长安新柳黄金色,迟尔看花匹马骄。

(0)

白伯伦仪部移居夜阶助甫司封访之席上赋得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十四韵·其二

卧君白云床,读君紫霞书。

桃花乱坠酒,疑是武陵居。

(0)

寒夜同助甫访子畏见盆草有岁寒之感焉遂人赋之五首·其四

自与美人期,芳草日转碧。

今日凌寒者,岂独松与柏。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