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晦堂,更无佛祖。百尺竿头,谁敢进步。
无限众生,为此老误。
误不误,陕府铁牛跳出土,两脚搥胸叫冤苦。
此是晦堂,更无佛祖。百尺竿头,谁敢进步。
无限众生,为此老误。
误不误,陕府铁牛跳出土,两脚搥胸叫冤苦。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名为《晦堂心如来真赞》。诗中以晦堂为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直指本心的禅宗思想。晦堂,意为昏暗不明之处,此处比喻心灵深处的未知与迷茫。诗开篇即言“此是晦堂,更无佛祖”,强调在心灵深处,没有所谓的佛祖,只有自我发现与觉醒的过程。
接着,“百尺竿头,谁敢进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高远,即使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无人敢轻易前进,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谨慎与敬畏。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描述,也隐含着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真理探索的深刻思考。
“无限众生,为此老误”则指出,无数众生因未能正确理解或实践佛法而陷入迷惑与错误之中。这里的“为此老误”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也是对人们普遍追求外在成就而非内在觉悟的反思。
最后,“误不误,陕府铁牛跳出土,两脚搥胸叫冤苦”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晦堂的心境比作陕府出土的铁牛,铁牛因被误解或冤屈而痛苦挣扎。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晦堂内心状态的同情与理解,也寓意着对一切被误解、被冤枉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真理追求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惑与挑战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晦堂这一象征,探讨了禅宗修行的深邃哲理,以及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种种挑战与困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故人远自天上来,惠我一斗葡萄醅。
爱之不敢容易开,呼童捧之当庭阶。
珊瑚击碎红泥堆,珍珠迸入黄金杯。
一行转我肠中雷,再行扫我眉间埃。
三行四行愁垒摧,五行六行春风回。
桃花朵朵红生腮,胭脂点点香凝颏。
平原督邮走欲颓,青州从事惊相猜。
客中有此真慰怀,更无梦到糟丘台。
柰何童子劣且騃,推壶仆地如翻淮。
清光湿透炉边灰,馀香散入阶前苔。
为之耻兮徒有罍,醉无成兮谁其陪。
是知饮啄皆天裁,毫分有数非人媒。
毫分有数非人媒,彼童子兮何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