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闺情》
《闺情》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

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袖红垂寂寞,眉黛敛衣稀。

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独自时的情感状态。她眉目如画,正如月光般清新脱俗。她的发髻和头饰随风轻扬,就像鸟儿展翅高飞。窗前,她细心地化着妆容,用檀香粉匀涂肌肤,透出淡淡的香气。在晴朗的夜晚,她在窗边画着夹衣图案,准备春日里穿着。

诗中还描写了女子对情感的低沉和孤寂。她的袖口染上了红色,可能是泪水或是酒渍,这显示出她内心的忧伤与哀愁。眉间的黛画显得稀疏,这不仅是形象上的描绘,也暗示了情感的淡漠和消逝。

最后一句“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长陵在这里可能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也可能是女子心灵深处的一片所在。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她要回到过去的某个时刻和场合,也可以解读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同时,“今宵归不归”也传递出一种决绝的情感,似乎女子已经准备好放弃现实中的一切,投身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封建社会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和自由情感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壬子岁旱

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

不雨讫夏尾,天地一炉鞴。

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

农夫望云霓,脰折意未懈。

侍中守北门,抚俗先罢瘵。

闵雨忧更深,遍祷剧斋戒。

老宫与佛庙,三日一往拜。

冠者厌于咒,褐者劳于呗。

雨应绝不闻,烦郁何由快。

凭谁诉天公,请执乖龙械。

(0)

送张如莹

柏城亲见五云飞,归奏严宸侍玉墀。

重待三长专笔削,新迁八座总纲维。

却缘关辅初通属,便向斋坛去把麾。

暂使文星历东井,方资远略控西陲。

乖崖今觉诙谐验,清献但容龟鹤随。

巫峡风高送帆席,锦江春动照旌旗。

临川略应添刀梦,宣室行闻盛德诗。

看取锋车即西去,岩廊正欲聚皋夔。

(0)

送宣州太守沈司封

宣城从古胜,谢守擅风流。

夫子名当世,君王付此州。

讼铃闲郡阁,吟笔动江楼。

莫忆窗中句,能诗今隐侯。

(0)

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寒食后池诗二首·其一

放怀吟笑艳阳天,谁似征西相国贤。

春酒丁宁终席满,风花点检几枝全。

柳间莺踏柔条软,池面鱼吹细浪圆。

东阁恨参宾客晚,五湖那暇忆渔船。

(0)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苦热未雨

乾坤五月气炎歊,丞相忧农心更焦。

思脱尘埃遗暑湿,拟排寥廓御风飙。

穴中战蚁空知验,云外晴虹尚肆祅。

下土颙颙望霖雨,好回天意慰黎苗。

(0)

依韵和道济秘丞集英殿秋宴作

都场百戏已先呈,舞字逡巡列太平。

酒缓天颜应有喜,乐高禁漏不闻声。

晴晖忽傍金茎动,协气偏从玉座横。

何事君臣皆共乐,银台连日奏秋成。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