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苏行人以时夏日画竹见赠》
《酬苏行人以时夏日画竹见赠》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琅玕夹石俯江流,移得巴东一片秋。

花簟松屏桃竹杖,教人五月忆渝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竹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诗人欧大任巧妙地运用了“琅玕”、“巴东”、“花簟”、“松屏”、“桃竹杖”等一系列富有诗意的词汇,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还蕴含着对远方渝州的思念之情。

“琅玕夹石俯江流”,开篇即以琅玕(翠竹)与岩石相衬,俯瞰江水,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这里的“琅玕”不仅指竹子,也象征着清新脱俗的品质,与“巴东一片秋”形成呼应,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

“移得巴东一片秋”,“巴东”是古代地名,此处借指远离喧嚣的宁静之地,通过“移得”二字,表达了将巴东的秋意带入眼前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花簟松屏桃竹杖”一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花簟指的是铺有花卉图案的竹席,松屏则是松木制成的屏风,桃竹杖则是用桃花竹制作的手杖。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活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享受着清风拂面、竹影摇曳的惬意时光。

最后,“教人五月忆渝州”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在炎炎夏日,这幅竹林图景唤起了他对渝州的回忆,渝州可能是他心中一个特别的地方,或者是与之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地方。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怀念,也体现了诗歌中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深刻交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竹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远方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寿司马夫人二首·其一

起居大国太夫人,玉带金鱼两相门。

岁有万千宜寿母,人生七十见重孙。

古来此事犹稀有,帝所如今亦预恩。

应是前宵度河汉,独乘飞驭下昆崙。

(0)

次韵和谢江陵杨县丞投赠四首·其四

买臣五十贵何疑,衣锦怀章亦未迟。

苕霅有情依辇毂,簪缨无数足亲知。

只消笑向长安得,何用歌穿郢市为。

江汉沮漳吾老矣,药囊如栉气如丝。

(0)

同叶卿至龙井二首·其一

送客得兹游,湖边上小舟。

水吞沙岸远,云绽日光浮。

地转风篁密,山藏野寺幽。

飞泉如有意,夹路奏鸣球。

(0)

同叶卿至龙井二首·其二

半世闻龙井,今年傍驿车。

山中无乳窦,世上有鸣渠。

投石占阴洞,班荆饭野蔬。

京尘红一丈,无路到僧居。

(0)

次韵赵佥判苦雨

多谢新诗起钝顽,扣门佳梦忽惊残。

句中解貌秋霖苦,读罢犹闻夜滴寒。

谁道贵游无世话,君今清尚更儒酸。

向来白贺风流在,勉立修名后代看。

(0)

大人生朝六首·其三寅孙

岧峣丹阙六龙飞,浩荡鸿私下九围。

花结初颁红锦帙,宝香新拜绿荷衣。

未曾贺刺周闾里,又报升柴享禁闱。

千岁几番蒙帝泽,一年两度被恩辉。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