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四送郑守厚卿赴阙》
《菩萨蛮·其四送郑守厚卿赴阙》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送君直上金銮殿。情知不久须相见。一日甚三秋。

愁来不自由。九重天一笑。定是留中了。

白发少经过。此时愁奈何。

(0)
注释
君:你。
金銮殿:皇宫的正殿。
情知:心里明白。
不久:很快。
须:必须,一定。
甚:非常,特别。
三秋:指时间漫长,形容思念之深。
愁:忧愁。
不自由:无法控制。
九重天:古代对天宫的九层说法,象征极高之处。
一笑:短暂的欢笑。
留中:留在宫中,指被皇帝挽留。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少经过:很少经历过这样的事。
此时:现在这种情况。
奈何:无可奈何,感到无奈。
翻译
我送你直达那金碧辉煌的宫殿
心中明白不久后我们还会再见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菩萨蛮·其四》。它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友人郑守厚卿即将前往京城任职的深深关切和离别的愁绪。"送君直上金銮殿"描绘出友人昂首步入朝廷的场景,暗示着他的仕途前景;"情知不久须相见"则透露出词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但又夹杂着离别的无奈。

"一日甚三秋"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分别之苦,仿佛一日漫长如三个秋季,足见思念之深。"愁来不自由"直接表达出词人因离别而无法自控的愁绪。接下来的"九重天一笑"暗指朝廷中的欢笑,可能是指友人的春风得意,但也让词人担忧他是否会被留在京城,不得归乡。

最后两句"白发少经过"感慨时光易逝,自己经历沧桑,而友人此去,不知何时再见,"此时愁奈何"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面对离别时深深的忧虑和无可奈何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冬日平泉路晚归

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

夜归不到应闲事,热饮三杯即是家。

(0)

塞上梅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0)

幽人折芳桂

厚地生芳桂,遥林耸干长。

叶开风里色,花吐月中光。

曙鸟啼馀翠,幽人爱早芳。

动时垂露滴,攀处拂衣香。

古调声犹苦,孤高力自强。

一枝终是折,荣耀在东堂。

(0)

白牡丹

洛阳春色画图中,幻出天然夺化工。

不泥繁华竞红紫,一般清艳领东风。

(0)

汪山人沂者故伯玉司马宗人也年七十九矣而诗不衰貌又不衰其游又不衰将之赵魏间依穆考功而老焉乞余诗为赠得二绝句·其一

三辅游成鬓已银,蹇驴犹自踏红尘。

明年试斩淇园竹,西入咸关把钓纶。

(0)

金缕曲.寄黄壶舟

沦落谁知己?记相逢,一鞭风雪,题襟乌垒。

同作羁臣犹间隔,斜月魂消千里。

爱尺素,传来双鲤。

为道玉壶春买尽,任狂歌,醉卧红山嘴。

风劲处,酒鳞起。乌丝阑写清词美。

看千行,珠玑流转,光盈蛮纸。

苏氏才吟残腊句,瞬见绿阴如水。

春去也,人犹居此。

褪尽生花江管脱,怕诗人,漫作云泥拟。

今昔感,一弹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