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栖犹未定,去去复何求。
纵有刘伶酒,难消杜甫愁。
黑云天易晚,红叶树多秋。
哀怨不堪听,笛声何处楼。
栖栖犹未定,去去复何求。
纵有刘伶酒,难消杜甫愁。
黑云天易晚,红叶树多秋。
哀怨不堪听,笛声何处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的《暮秋杂兴(其三)》,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漂泊不定和内心愁绪。首句“栖栖犹未定”表达了诗人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还未找到稳定之所。次句“去去复何求”则揭示了他对于未来的迷茫,不知所求何物。
接下来,诗人以刘伶的典故暗示自己即使有酒,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暗指自己的愁苦超越了物质的慰藉。"黑云天易晚"描绘出秋日傍晚阴沉的景象,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凄凉气氛。"红叶树多秋"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萧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哀怨不堪听,笛声何处楼”,直接点出笛声的哀怨,触动了诗人心中的哀伤,而那笛声又来自何处的高楼,更显孤独无依。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与典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愁绪和对生活的无奈。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
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
劫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
穷吟无知音,只觉太瘦生。
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
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
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出门欲求仁,取友必胜己。
寥寥云海乡,所幸有君尔。
胸蟠三万卷,智先三十里。
相与定诗盟,谁能执牛耳。
长身如病鹤,吟苦如蟋蟀。
顾此憔悴姿,痴生年八秩。
举世皆好竽,老夫方鼓瑟。
梅花莫笑人,茅檐炙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