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汝立拜恩封》
《贺汝立拜恩封》全文
宋 / 徐经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君恩岁序两俱新,鸾诰叨荣鹤发亲。

天上龙光疏雨露,堂前燕笑寿松椿。

孙枝子舍皆腾踏,兰省璧池交问津。

此去椒盘重献颂,斑衣中有绿衣人。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经孙所作的《贺汝立拜恩封》诗,以贺汝立受封为题,描绘了其家庭的荣耀与喜庆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族荣耀与亲情的紧密联系。

首句“君恩岁序两俱新”,开篇即点明了汝立受到君王恩赐,同时又正值新年,双层喜庆之意油然而生。接着“鸾诰叨荣鹤发亲”一句,通过“鸾诰”(指帝王的诏书)和“鹤发亲”(形容老人头发如鹤羽般白而稀疏),形象地描绘出汝立受封后,不仅自身荣耀,连同年迈的父母也一同享受到了这份荣耀,体现了家族共享荣耀的主题。

“天上龙光疏雨露,堂前燕笑寿松椿”两句,将汝立的受封比作天上降下的龙光和雨露,象征着君王的恩泽,同时也以“燕笑寿松椿”来比喻家庭的和谐与长寿,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幸福与繁荣。

“孙枝子舍皆腾踏,兰省璧池交问津”则描绘了汝立受封后,子孙满堂,家庭成员们纷纷前来祝贺,兰省(古代官署名)和璧池(可能象征着财富与地位)的场景,展示了家族的显赫与繁荣。

最后,“此去椒盘重献颂,斑衣中有绿衣人”两句,以“椒盘”(古代宴会上用于盛放椒酒的器具,常用于庆祝活动)和“斑衣”(指穿着有彩色花纹的衣服,多用于描述老年人)为载体,表达了对汝立未来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家族中年轻一代的活力与继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族荣耀与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家族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徐经孙
朝代:宋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上陈招使

天戈一指迅雷轰,涌雪公应记洗兵。

伊洛风烟想如旧,江淮草木转知名。

争先识面今裴度,孰与论心昔孔明。

文水万家惟击壤,得无军饷尽归耕。

(0)

余少日不能持养志气所暴多矣迩来方喜问学之有益也近筑小楼藏书楼之下建堂名曰养浩七客落成以善养吾浩然之气分韵得气字

吾非北宫黝,挫若挞诸市。

吾非孟施舍,量虑三军畏。

一堕刺客流,一入力战士。

知一不知二,遂与圣贤异。

周孔得其传,伟哉孟轲氏。

讲明不动心,因问发奇秘。

气壹则动志,志一则动气。

浩然得所寄,知言有深味。

嗟予笃学心,一暴十寒废。

立志苦不早,少岂达兹义。

所适昧善恶,几溺彼功利。

事情更历多,晚乃能自砺。

日用根本原,至大至刚意。

馁然行有慊,何谓塞天地。

服膺先格言,造次颠沛是。

(0)

九月十八日夜梦赏春某氏园池赋春词二首题柱·其一

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閒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0)

摸鱼儿·其七春暮

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

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

种桃千树皆流水。桥边万里。

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又洒送春泪。

春过雨,历历远山如洗。暮云堪共谁倚。

诸贤洛下风流散,轻薄纷纷馀几。聊尔尔。问世事。

何如自嗅残花蕊。金铜剑履。

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铸此几时矣。

(0)

贺新郎·其十二宋庵访梅

鹊报千林喜。还猛省、谢家池馆,早寒天气。

要与瑶姬叙离索,草草杯盘藉地。

怅减尽、何郎才思。

不愿玉堂并金屋,愿年年、岁岁花间醉。

餐秀色,挹高致。西园飞盖东山妓。

问何如、半山雪里,孤山烟外。

管甚夜深风露冷,人与长瓶共睡。

任翠羽、枝头多事。

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

簪白发,莫教坠。

(0)

念奴娇.寿干官

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

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

且置零头,举将成数,算起君须识。

从今十倍,恰当彭祖八百。

更把百倍添来,庄椿身世,又十头添撇。

况迈非熊年纪在,管取方来勋业。

子既生孙,孙还又子,堆几床牙笏。

瑶池会宴,饱看几度桃实。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