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续。浪蕊浮花看未足。容易晓鸦声促。
泪痕销绛烛。缸面酒鳞吹绿。醉来歌一曲。
何事近窗修竹。不教丹凤宿。
残梦续。浪蕊浮花看未足。容易晓鸦声促。
泪痕销绛烛。缸面酒鳞吹绿。醉来歌一曲。
何事近窗修竹。不教丹凤宿。
这首清代周之琦的《归国谣·其二》描绘了一幅清晨醒来后的感伤画面。"残梦续"暗示了诗人尚未从梦境中完全清醒,而"浪蕊浮花看未足"则借浪花比喻短暂易逝的梦境,表达了对梦境中美好时光的留恋。"容易晓鸦声促",以清晨乌鸦的叫声催促着天明,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泪痕销绛烛"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绪,泪水打湿了红色的蜡烛,暗示了内心的哀愁。"缸面酒鳞吹绿"描绘了酒面上泛起的泡沫,可能是诗人借酒浇愁,试图暂时忘却烦恼。"醉来歌一曲"展现了他借酒后的歌声抒发情感,但歌声并不能真正排解心中的苦闷。
最后两句"何事近窗修竹。不教丹凤宿"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向往和现实的落差。他希望能在窗边的修竹旁觅得一份清净,让象征高贵的丹凤栖息,然而现实中却只能独自面对孤独。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无奈。
玉笙吹彻无眠夜,桐阴半阶烟暝。
鬓亸云松,眉弯月瘦,坐看烛花红凝。银涛万顷。
正帘卷秋河,倚妆人靓。
目断青鸾,星桥水冱碧空静。菱塘曾记泛艇。
一肩荷露重,凉坠钗影。
艳谱乌丝,香浮翠盏,绣槛宵来闲凭。鸥盟未冷。
奈赢得清愁,幻成新病。梵磬圆催,甚时尘梦醒。
生小才名大。日消磨、左图右史,等身环坐。
触拨灵机成一片,好句劈空飞坠。
肯收取、前人馀唾。
吟罢莫愁无伴侣,有阿兄慈母同商可。
还更与、相酬和。一编在手宵忘卧。
尽几多、俗情轣辘,休来烦琐。
我亦幼年耽此癖,小际居然胜我。
总不放、光阴闲过。
方寸有苗凭酝酿,看笔花、艳里心花吐。
开不断、香千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