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才名大。日消磨、左图右史,等身环坐。
触拨灵机成一片,好句劈空飞坠。
肯收取、前人馀唾。
吟罢莫愁无伴侣,有阿兄慈母同商可。
还更与、相酬和。一编在手宵忘卧。
尽几多、俗情轣辘,休来烦琐。
我亦幼年耽此癖,小际居然胜我。
总不放、光阴闲过。
方寸有苗凭酝酿,看笔花、艳里心花吐。
开不断、香千朵。
生小才名大。日消磨、左图右史,等身环坐。
触拨灵机成一片,好句劈空飞坠。
肯收取、前人馀唾。
吟罢莫愁无伴侣,有阿兄慈母同商可。
还更与、相酬和。一编在手宵忘卧。
尽几多、俗情轣辘,休来烦琐。
我亦幼年耽此癖,小际居然胜我。
总不放、光阴闲过。
方寸有苗凭酝酿,看笔花、艳里心花吐。
开不断、香千朵。
这首《金缕曲》以宗婉的视角,深情地描绘了对家书和诗稿的珍视之情。词中充满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对家族亲情的深厚情感。
“生小才名大”,开篇即点明了词人自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下来,“日消磨、左图右史,等身环坐”描绘了词人勤奋读书、广泛涉猎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积累。
“触拨灵机成一片,好句劈空飞坠”则展示了词人的灵感如泉水般涌出,佳句自然流淌而出,生动地刻画了创作时的灵感爆发状态。而“肯收取、前人馀唾”则体现了词人对前人智慧的尊重与吸收,既继承又创新的精神。
“吟罢莫愁无伴侣,有阿兄慈母同商可。还更与、相酬和。”词人表达了与家人共同探讨、交流创作的喜悦,家庭的温馨氛围跃然纸上。通过“一编在手宵忘卧”一句,展现了词人在阅读或创作时的专注与忘我状态。
“尽几多、俗情轣辘,休来烦琐。”词人表达了对世俗杂务的厌倦,强调了文学创作对于心灵的净化作用。接着,“我亦幼年耽此癖,小际居然胜我。”词人回顾自己的童年时期对文学的痴迷,并自豪地表示,即使在微小的成就上也能超越自己。
“总不放、光阴闲过。”体现了词人珍惜时间、勤奋创作的态度。“方寸有苗凭酝酿,看笔花、艳里心花吐。”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在内心深处孕育着创作的火花,笔下的文字如同花朵般绽放,充满生机与美丽。
最后,“开不断、香千朵。”以花朵的盛开象征着词人的创作成果,寓意着作品将长久流传,香气四溢,给人以美的享受。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词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映琉璃,斟琥珀,情话共深款。
丈室微温,莫放绣帘卷。
剧怜回棹青溪,桃根桃叶,镜中认、旧时妆面。
漫留恋。遥望天际轻阴,须臾便成晚。
君似孤凰,我似失巢燕。
依稀镫火高楼,临分时语,怕只许、再生相见。
活色生香堪爱,连幅溪藤熏透。
金荷浅注醇醪,木笔争开锦绣。
千载高情,全得赵俶菁华,更比清于驰骤。
闺阁谁能偶。取次韶光,百种霞蒸云凑。
梅蕊占春,还携菊芳兰秀。
点缀丹青,群花共作新妆束,与红薇为寿。
才自北泉来,又向南泉去。
北圣南贤两中之,垢净心忘虑。
欹枕看江流,随意行花坞。
三峡云山五里溪,留我渝州住。
空帱怨结。早绪风剪断,千点花雪。
画阁愔愔,凭问瑶云忆否,款春时节。
闲行待觅眠琴处,误旧香、晚莺犹说。
渐鬓丝、减了樊川,似向霅西伤别。
还爱堆屏碧净,小庭乍过雨,清沁苔发。
梦后风光,落尽夭红,宿凤应怜香叶。
攀枝漫怨青青子,衬细草、一般幽绝。
又夜凉、分到吟襟,罨画半帘烟月。
冰蟾写韵。正钿粟吹香,画帘徐引。
消受蜂黄数点,广寒秋近。
分明澹领初禅意,奈閒愁、风幡无准。
醉魂揉碎,诗心兜起,夜屏金粉。似报与、东堂近讯。
忆邀月池亭,露凉双鬓。多恐飞来珠雀,旧丛荒尽。
飘零汉殿新霜后,问幽岩、谁共招隐。
倚阑重按,瑶园怨曲,玉笙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