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行近。讶凉伞万重,阴连无尽。
黛色浮空,樛枝拂地,幽赏驿程徐引。
悄然翠烟霏处,乍觉尘襟清润。
晚风峭,恍鸾吟吹下,瑶天笙韵。曾问。
来雁否,衡岳片云,不许南飞趁。
何意征人,身轻一羽,却向玉簪留印。
望中五钗承盖,定有仙灵栖稳。
上元字,但眠蚕谁寄,悠悠芳讯。
漓江行近。讶凉伞万重,阴连无尽。
黛色浮空,樛枝拂地,幽赏驿程徐引。
悄然翠烟霏处,乍觉尘襟清润。
晚风峭,恍鸾吟吹下,瑶天笙韵。曾问。
来雁否,衡岳片云,不许南飞趁。
何意征人,身轻一羽,却向玉簪留印。
望中五钗承盖,定有仙灵栖稳。
上元字,但眠蚕谁寄,悠悠芳讯。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行经漓江时的所见所感。"讶凉伞万重,阴连无尽",以奇特的比喻形容江面上的浓密树荫,给人以清凉和深远的印象。"黛色浮空,樛枝拂地",写出了古树参天与枝叶婆娑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幽深的氛围。"悄然翠烟霏处,乍觉尘襟清润",通过环境的清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舒畅。
接下来,词人借雁南飞的意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曾问。来雁否,衡岳片云,不许南飞趁",流露出淡淡的离愁。然而,他发现自己如同轻盈的征人,被美景所吸引,"身轻一羽,却向玉簪留印",暗示他对这片土地的依恋。
"望中五钗承盖,定有仙灵栖稳",描绘了沿途松树如女子发钗般排列,仿佛有仙灵居住,增添了神秘色彩。最后,词人以元宵节的灯笼寄寓对家人的思念,"上元字,但眠蚕谁寄,悠悠芳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