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
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
种桃千树皆流水。桥边万里。
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又洒送春泪。
春过雨,历历远山如洗。暮云堪共谁倚。
诸贤洛下风流散,轻薄纷纷馀几。聊尔尔。问世事。
何如自嗅残花蕊。金铜剑履。
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铸此几时矣。
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
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
种桃千树皆流水。桥边万里。
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又洒送春泪。
春过雨,历历远山如洗。暮云堪共谁倚。
诸贤洛下风流散,轻薄纷纷馀几。聊尔尔。问世事。
何如自嗅残花蕊。金铜剑履。
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铸此几时矣。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的《摸鱼儿·春暮》。从这短小的词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无限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淡远的春日景象,夕阳、村庄的炊烟与微醉的人们,都是那个时代平凡生活的缩影。而“独教王谢”则是指诗人独自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感受着历史文化的洗礼,王谢是指东晋时期的名士王羲之和谢安,他们以清谈名流,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
"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 这里“渔翁”指的是古代的一位渔夫,而“梦入江头絮”则是用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表达对自然美景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寂寂平安西子”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田园的意境。
"东风起。东风起。种桃千树皆流水。桥边万里。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 又洒送春泪。" 春天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东风,这里的“东风起”反复两次强调了季节的转换。诗人提及种满千树桃花流水,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更透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感伤。"甚老子情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匆匆的深切感受,而“明朝后日, 又洒送春泪”则直接点出了对即将过去的春天的不舍和哀愁。
"春过雨,历历远山如洗。暮云堪共谁倚。" 这两句继续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逝去的感慨,春天一旦过去,就像远山在细雨中被洗涤一样清新脱俗。而“暮云堪共谁倚”则是对那即将消散的晚霞和自己孤独相伴的无奈。
"诸贤洛下风流散,轻薄纷續馀几。聊尔尔。问世事。何如自嗅残花蕊。" 诗人提及历史上的才子佳人们,如今都已逝去,只留下一些流传的美好回忆。而“轻薄纷續馀几”则是用来形容那些往昔情深但已经淡忘的旧事。“聊尔尔。问世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长河中的无常,感到困惑和无奈。最后,“何如自嗅残花蕊”则是诗人在感慨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
"金铜剑履。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铸此几时矣。" 这最后一段词句,以“金铜剑履”开篇,描绘了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而“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则是诗人表达了在茫茫人海中与知己偶遇时的珍贵和喜悦。最后,“铸此几时矣”则是一种对这难得的美好瞬间进行铭记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诗人的细腻感受和深切情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个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力感。在这里,每个字每个句都承载着诗人对生活、历史以及自我认知的复杂情感。
孤镫无奈,向颓墙破壁,为余出丑。
秋水蜻蜓无着处,全现败荷衰柳。
画里圈叉,图中黑白,欲说原无口。
祇应笑我,杜鹃啼到春后。
当日落魄苍梧,云暗天低,准拟藏衰朽。
断岭斜阳枯树底,更与行监坐守。
勾撮指天,霜丝拂项,皂帽仍黏首。
问君去日,有人还似君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