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东皋讲师·其一》
《赠东皋讲师·其一》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飞锡曾闻五台去,云间瑞相是耶非。

峨眉清现更奇绝,万里白头吾未归。

(0)
翻译
我曾听说有人乘着锡杖飞往五台山,那云端的吉祥景象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峨眉山的美景更是奇特绝伦,但我已经漂泊万里,白发苍苍,仍未回归故乡。
注释
飞锡:指僧人出行携带的锡杖,象征出家人的修行。
五台去:五台山,著名的佛教圣地。
云间瑞相:云端的吉祥景象,可能指佛光或圣迹。
峨眉:峨眉山,四川的名山,以秀美著称。
清现:清晰地显现。
奇绝:奇特而绝美。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白头:指年老。
吾未归:我还没有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的作品,名为《赠东皋讲师(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法和高僧的敬仰,以及自己游历四方、未归家园的客旅生涯。

"飞锡曾闻五台去,云间瑞相是耶非。"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向往之情。"飞锡"指的是远行的僧侣,"五台"即著名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云间瑞相"则是对那里的美好风光和祥瑞气氛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精神寄托之地的无限向往。

"峨眉清现更奇绝,万里白头吾未归。"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峨眉山风光的赞美,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抒发。"峨眉清现"描绘了峨眉山清幽而又神秘的景象,而"更奇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然之美的独特性。"万里白头"形容诗人自己旅行四方,历经沧桑,头发已白,但仍未能归家。这里的"白头"不仅是对年龄的一种写实,更有着一生的漂泊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生活时的感慨。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

胡兵绝当路,戍卒下河源。

烽火飞狐口,旌旗积雁门。

和亲固下策,薄伐本中原。

谁断匈奴臂,非无国士恩。

(0)

始秋二首·其二

秋色忽已改,旅程殊未央。

水云含变态,山雨送凄凉。

杳杳青枫暮,菲菲白芷香。

多才悲宋屈,摇落近沧浪。

(0)

朱桥

朱桥柳映潭,忽见似江南。

风物依然是,登临昔所谙。

犬声寒隔水,山气晚成岚。

留恨无人境,幽奇不尽探。

(0)

送晁殿丞佥判郑州

世德缁衣美,天伦玉树温。

于君如旧识,赠子欲奚言。

东里贤能宅,成皋战伐原。

从容访耆老,遗迹尚多存。

(0)

送刘泾州

刘侯之弓三百斤,壮气可以摧浮云。

不忍区区事狐兔,自请治郡当胡尘。

天子外家异恩礼,秋庙旧鼎多功勋。

少虽侍中贵省士,匈奴宜避飞将军。

忆昔汝南始相得,十年见君我发白。

可怜日月如过翼,我诚儒生犹恨惜。

腰间宝刀手中策,驰骛万里须努力。

(0)

江东梅树江西客,僻地相逢眼俱白。

杂花乱草斗青春,玉树琼枝比颜色。

轻阴漠漠寒不返,清雨高风旦连夕。

惜无白日照芳菲,决云之剑那能得。

忽忆曾过上林苑,五柞长杨心所识。

结根擢秀皆寻常,得地翻宜帝王侧。

后皇嘉树无远迩,尔生自合居南国。

勉留佳实和君羹,丁宁妇女无所摘。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