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殿朝吟复暮研,肯将玩愒度芳年。
行程百日五千里,消得衡阳纸数篇。
帐殿朝吟复暮研,肯将玩愒度芳年。
行程百日五千里,消得衡阳纸数篇。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题近稿》。弘历,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以勤政著称。此诗反映了弘历勤奋治学、笔耕不辍的精神风貌。
首句“帐殿朝吟复暮研”,描绘了弘历在帐殿中,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在吟诵和研读诗文的情景。这里“帐殿”象征着弘历治学的环境,而“朝吟暮研”则强调了他不分昼夜地勤奋学习与创作的态度。
次句“肯将玩愒度芳年”,表达了弘历不愿将宝贵的青春时光浪费在闲散玩乐上,而是选择将时间用于学问和创作之中。这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学术追求的执着。
第三句“行程百日五千里”,可能是指弘历在百日内行走了五千里路程,或是以行走五千里来比喻其在学术道路上的长途跋涉。这一句进一步展现了弘历在学术探索上的不懈努力和广泛涉猎。
最后一句“消得衡阳纸数篇”,意为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他创作出了多篇作品,这些作品可能是在衡阳这个地方完成的。这句话既是对弘历创作成果的肯定,也暗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兼学者,在学术与治国两方面都展现出的卓越才能和勤奋精神。
万卉春风度,繁花夏景长。
馆娃人尽醉,西子始新妆。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闇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
网初鳞拨剌,笼久翅摧残。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遗簪承旧念,剖竹授新官。
乡觉前程近,心随外事宽。
生还应有分,西笑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