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金络膝,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浮云金络膝,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名为《谢宣州崔相公赐马》。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马的情状和动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感激之意。
首句“浮云金络膝”,运用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将马的美丽外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这匹马的赞赏。紧接着,“昨日别朱轮”则让读者意识到这是一个离别之后的场景,朱轮可能是指车轮,这里暗示了友人的赠礼是在分别之际。
第三句“衔草如怀恋”,通过马衔着草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马衔草的动作在这里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牵挂。
“嘶风尚意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嘶声喻示着孤寂和无奈,而“尚意频”则显示出诗人的思念是如此频繁而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诗人通过否定性的表述,强调这匹马不仅仅是一般的礼物,更代表了友情和信任,这份情谊非同小可。
最后两句“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则表达出诗人的决心与承诺,诗人似乎在誓言,从今往后,无论走向何方,都将铭记这份友情,不会忘记。这里的“西归路”可能隐喻着某种别离或归途,而“应容蹑后尘”则是对友情的一种承诺,意味着诗人愿意留下足迹,以此纪念这份深厚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深沉而真挚的友谊,以及他们对礼物赠送背后所承载情感的珍视。
前年屡憩慈仁寺,古松苍翠流云气。
高枝偃盖撑晴空。低枝攫拿捎厚地。
青天忽诧蛟龙蟠,赤日只疑风雨至。
今年重到慈仁来,苍皮惨裂枯干摧。
一株已遭斤斧伐,一株仅存神郁屈。
倔强尚与夔?争,爱惜或愁雷雨拔。
其余四株稍葱茜,青青翻是寻常质。
我闻此松植自金元年,胡为摧折荒寒烟。
摩挲三叹泪如缕,嗟尔托根原失所。
慈仁寺中大作集,寺门日日飞尘土。
珠玉锦绣走黄埃,日炙风霾气凄苦。
孤根不免虫蚁穴,劲骨宁能驵侩伍。
君不见庐山简寂观,高松千尺飘霜霰。
白鹤两两巢其巅,仙人羽客时相见。
又不见天台桥畔松,作鳞之而苍虬龙。
银河倒挂玉淙淙,樵斤猎火何由篷。吁嗟乎!
人生位置有如此,上马出门暮山紫。
《慈仁寺古松歌》【清·邵长蘅】前年屡憩慈仁寺,古松苍翠流云气。高枝偃盖撑晴空。低枝攫拿捎厚地。青天忽诧蛟龙蟠,赤日只疑风雨至。今年重到慈仁来,苍皮惨裂枯干摧。一株已遭斤斧伐,一株仅存神郁屈。倔强尚与夔?争,爱惜或愁雷雨拔。其余四株稍葱茜,青青翻是寻常质。我闻此松植自金元年,胡为摧折荒寒烟。摩挲三叹泪如缕,嗟尔托根原失所。慈仁寺中大作集,寺门日日飞尘土。珠玉锦绣走黄埃,日炙风霾气凄苦。孤根不免虫蚁穴,劲骨宁能驵侩伍。君不见庐山简寂观,高松千尺飘霜霰。白鹤两两巢其巅,仙人羽客时相见。又不见天台桥畔松,作鳞之而苍虬龙。银河倒挂玉淙淙,樵斤猎火何由篷。吁嗟乎!人生位置有如此,上马出门暮山紫。
https://shici.929r.com/shici/NL9P7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