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攀跻□,穿林更远寻。
烟横诸岭断,天入万松阴。
岸帻眠幽磴,衔杯狎野禽。
由来高尚士,空抱薜萝心。
不尽攀跻□,穿林更远寻。
烟横诸岭断,天入万松阴。
岸帻眠幽磴,衔杯狎野禽。
由来高尚士,空抱薜萝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山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首句“不尽攀跻□”,以“□”字留白,仿佛在暗示攀登之路的漫长与未知,引人遐想。接着,“穿林更远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深入林间,探索未知的渴望。
“烟横诸岭断,天入万松阴”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烟雾缭绕的山岭与茂密的松林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烟雾仿佛切断了视线,而天空则似乎融入了松林的阴影之中,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岸帻眠幽磴,衔杯狎野禽”描绘了诗人休息时的情景,他戴着帽子在幽静的石阶上小憩,与山间的野鸟亲近,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一句“由来高尚士,空抱薜萝心”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他自比为“高尚士”,内心深处渴望像古代隐士一样,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薜萝心”借用了古代文人喜爱的植物薜荔和女萝,象征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山水诗。
昭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
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
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
况乃嫔嫱微,未得当獯鬻。
奈何弄文士,太息争度曲。
生传琵琶声,死对青冢哭。
向令老后宫,安得载简牍。
一时抱微恨,千古留剩馥。
因嗟当时事,贤佞手反覆。
守道萧傅死,效忠京房戮。
史臣一张纸,此外谁复录。
有琴何人操,有冢何人肃。
重色不重德,聊以砭世俗。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从。
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肺肝,夜吟如秋虫。
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
馀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