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
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
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
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
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陶还旧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于生命无常和人事变迁的哲理思考。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这里,“痿人”指的是身体不适、行动不便的人,即诗中的自我形象。诗人通过这样的设定,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这两句透露了一种忧伤的情绪。诗人虽然心中时常想起故土,但又害怕一旦在梦中回到那片山川之后,会因思念过甚而引发深深的哀痛。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诗人意识到人生如寄宿,身体和精神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因此对于现实中的每一次思念都是珍贵的。
接下来的几句“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简单生活和自然界中生物间相依为命的情感。
最后,“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诗人提到家中的大儿子已经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年迈的诗人以支持和安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一种期待和依赖。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界以及个人生命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
武安湖畔,问当日、秦七遗踪何处?
水齧城根葭苇乱,鹅鸭纷纷无数。
词客云亡,无人解道,山抹微云句。
停桡沽酒,一樽欲酹君墓。
乐府名擅无双,乌丝写罢,檀板歌金缕。
同调东坡居士在,高唱大江东去。
红豆抛残,白杨凋尽,郭外渔舟鼓。
流萤千点,月明还绕烟树。
寒烟罥郭,渐暗惊瘦影,愁损眉萼。
入手轻阴,犹忆春前,莺歌燕舞池阁。
流萍未算伤心极,忍漫逐、尘香南陌。
点暮空、几阵残鸦,早是酒消情恶。
重问江潭漠渚,有谁更抚景,深怨摇落。
客里相逢,如此天涯,剩取纤腰一搦。
依稀尚有青青意,奈还怕、雪欺霜虐。
怎伴他、飒飒萧萧,尽日小楼帘幕。
姬汝应知,客况无聊,齧妃女唇。
漫珠圆凤拨,婢呼樊素,烟横藓佩,师事湘君。
富贵漂萍,不随碌碌,棙柁中流尚有身。
归来早,向浮名断处,勾管佳辰。茸城月色如银。
休通道天边散彩云。
愿当筵摇笔,愁山匿影,连朝中酒,恨海扬尘。
起五柳生,当苏小小,菊圃双栖八百春。
姬微笑,谓彭蠡以后,还有痴人。
五陵游歇,催买花枝,重上吴阜。
抖擞衣尘,旋觉野云生肘。
谁载铜官山色到,屐高惊破门前柳。
拨寒灰,把升平乐事,一番回首。
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
笔底风华,恨乏按筝纤手。
自与侯鲭长话别,故人能共青蔬否。
论欢场,尽千般,不如醇酒。
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
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
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
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