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湖畔,问当日、秦七遗踪何处?
水齧城根葭苇乱,鹅鸭纷纷无数。
词客云亡,无人解道,山抹微云句。
停桡沽酒,一樽欲酹君墓。
乐府名擅无双,乌丝写罢,檀板歌金缕。
同调东坡居士在,高唱大江东去。
红豆抛残,白杨凋尽,郭外渔舟鼓。
流萤千点,月明还绕烟树。
武安湖畔,问当日、秦七遗踪何处?
水齧城根葭苇乱,鹅鸭纷纷无数。
词客云亡,无人解道,山抹微云句。
停桡沽酒,一樽欲酹君墓。
乐府名擅无双,乌丝写罢,檀板歌金缕。
同调东坡居士在,高唱大江东去。
红豆抛残,白杨凋尽,郭外渔舟鼓。
流萤千点,月明还绕烟树。
这首《念奴娇》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描绘了一幅武安湖畔的凄美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文的哀愁。
开篇“武安湖畔,问当日、秦七遗踪何处?”以问句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秦七即宋代词人秦观,此处借问其遗迹,暗含对过往文人的怀念。接着“水齧城根葭苇乱,鹅鸭纷纷无数”描绘了湖边自然景观的荒凉与生机,水侵蚀着城墙根基,芦苇丛生,鹅鸭游弋,虽有生机却也透露出一种荒废之感。
“词客云亡,无人解道,山抹微云句”表达了对已逝文人的惋惜之情,无人能理解并传颂他们的作品,尤其是那句“山抹微云”的经典诗句。接下来“停桡沽酒,一樽欲酹君墓”则展现了诗人独自饮酒祭奠的情景,通过这一行为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
“乐府名擅无双,乌丝写罢,檀板歌金缕”进一步赞美了秦观的音乐才华和作品的不朽,乌丝指的是书写时使用的细丝线,这里指代秦观的书法或手稿;檀板歌金缕则是指演奏音乐,金缕为歌曲的曲调,这里再次强调了秦观音乐作品的高超与独特。
最后,“同调东坡居士在,高唱大江东去”将自己与苏轼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以及自己创作的自信。同时,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作为结尾,既是对苏轼的致敬,也暗示了自己的情感如同江水般绵延不绝。
“红豆抛残,白杨凋尽,郭外渔舟鼓”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红豆象征离别,白杨凋零则暗示季节更替,渔舟鼓声则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最后“流萤千点,月明还绕烟树”以流萤与月光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流萤在月光下飞舞,绕过烟雾缭绕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念奴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文人的缅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妃瑟泠泠,转瞬微风起蘋末。
正水天一色,云开雨霁,东西相望,蟾生乌没。
潭影翻秋雪。伤弦雁、唳寒阵结。
经行地、菊老萸稀,过了重阳未酬节。
万念交萦,江山如画,登台啸声发。
问女星曾几,分章云汉,淮流似昔,笼纱烟月。
三浅蓬莱水,鱼龙戏、未堪坐阅。
层涛壮、海若来思,笑击珊树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