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幌银屏,今宵还醉,花影深处。
饤坐菱香,纕衿芷老,总是伤心侣。
当年风调,丝囊羽扇,问有几人能语。
只筵前,盈盈画烛,泪痕为我偷注。
一时莺燕,恁争持、罗带题遍,伤春好句。
谁分而今,白头萧飒,难卖黄门赋。
只馀横笛,米家歌里,略记贞元风度。
还愁问、帘前月色,尚如旧否。
纱幌银屏,今宵还醉,花影深处。
饤坐菱香,纕衿芷老,总是伤心侣。
当年风调,丝囊羽扇,问有几人能语。
只筵前,盈盈画烛,泪痕为我偷注。
一时莺燕,恁争持、罗带题遍,伤春好句。
谁分而今,白头萧飒,难卖黄门赋。
只馀横笛,米家歌里,略记贞元风度。
还愁问、帘前月色,尚如旧否。
这首《永遇乐》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词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词人以纱幌、银屏、花影、菱香、芷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回忆与伤感的空间之中。
“饤坐菱香,纕衿芷老”,菱香与芷老的并置,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总是伤心侣”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的内心情感,将那些陪伴过自己,如今却只能成为记忆中的伴侣,赋予了深深的悲凉意味。
“当年风调,丝囊羽扇,问有几人能语”,词人通过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不舍。然而,“只筵前,盈盈画烛,泪痕为我偷注”,在这样的场景下,即使有画烛相伴,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泪水悄悄滑落,成为了无声的诉说。
接下来,“一时莺燕,恁争持、罗带题遍,伤春好句”,词人通过描绘莺燕争鸣、罗带题诗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然而,面对“谁分而今,白头萧飒,难卖黄门赋”的现实,词人感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即便是才华横溢,也无法挽回逝去的年华。
最后,“只馀横笛,米家歌里,略记贞元风度”,词人在笛声与歌声中寻找着对往昔的回忆,试图在音乐中捕捉那份曾经的风雅与韵味。然而,“还愁问、帘前月色,尚如旧否”,词人担忧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美好的事物是否还能如初,是否还能在心中留下同样的感动与回忆。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涧水奔山啮石根,逆流百折趋铁门。
铁门山上垒培在,居民曰是陈公屯。
瓦砾崩翻烧黔黑,荒冢草白天黄昏。
犹传壬午世反侧,函谷关溃无完邑。
我公陟巘辟巉石,率民坚守勿降贼。
贼移檄文谓公语:弹丸区区何自苦?
公挥炮石击贼军,双眦俱裂詈狗鼠。
黄巾万众并牛力,飞镞满眼天地黑。
累卵难支巢树倾,苍颠黄口遭刲磔。
更张空弮无所惧,齿龈血颈僵不仆。
同时哲嗣亦罹殃,遗民负土营双墓。吁嗟乎!
天柱地维昔崩摧,金城铁瓮空崔嵬。
北门锁钥堕燕蓟,上东门亦军延开。
迎降倒戈满眼是,公独守死何雄哉!
春来杜宇犹啼血,瓦棺不朽常山舌。
落落青松三尺堆,常照嵩峰万古月。
《天门行》【清·吕履恒】涧水奔山啮石根,逆流百折趋铁门。铁门山上垒培在,居民曰是陈公屯。瓦砾崩翻烧黔黑,荒冢草白天黄昏。犹传壬午世反侧,函谷关溃无完邑。我公陟巘辟巉石,率民坚守勿降贼。贼移檄文谓公语:弹丸区区何自苦?公挥炮石击贼军,双眦俱裂詈狗鼠。黄巾万众并牛力,飞镞满眼天地黑。累卵难支巢树倾,苍颠黄口遭刲磔。更张空弮无所惧,齿龈血颈僵不仆。同时哲嗣亦罹殃,遗民负土营双墓。吁嗟乎!天柱地维昔崩摧,金城铁瓮空崔嵬。北门锁钥堕燕蓟,上东门亦军延开。迎降倒戈满眼是,公独守死何雄哉!春来杜宇犹啼血,瓦棺不朽常山舌。落落青松三尺堆,常照嵩峰万古月。
https://shici.929r.com/shici/xKHvq3m9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