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回照觉性,灵丹难活肉身。
世无伶俐衲子,天有愚懵仙人。
慧灯回照觉性,灵丹难活肉身。
世无伶俐衲子,天有愚懵仙人。
此诗为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释老六言十首(其九)》。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禅宗和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内在情感的抒发。
“慧灯回照觉性”,这一句表达了对佛教修行中“明心见性”的追求,通过智慧之光的内省来达到对自我本质的认识。这里的“慧灯”象征着智慧和启示,“回照”则是对内在真理的洞察。
“灵丹难活肉身”,这句话反映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理念,而“灵丹”指的是传说中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药。然而,诗人通过“难活肉身”表达了一种对于物质形体永恒性的怀疑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世无伶俐衲子,天有愚懵仙人。”则是对现实世界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感慨。“伶俐”意指聪明、机敏,而“衲子”通常指的是出家修行之人,即和尚。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世间缺乏真正智慧之人的感叹。
最后,“天有愚懵仙人”,则是对那些虽然被誉为仙人却仍显得愚钝无知的存在的描绘。这两句结合起来,可以看作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世俗智慧与精神追求之间差距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佛道修行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世界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独特见解。
载酒何人过子云,闭关兰若断知闻。
分无粳秫资三径,岂有篇章咏五君。
新故易成南浦别,渔樵时寄北山文。
悬知倚市倾城态,应笑寒窗刺绣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