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仪》
《铜仪》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官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
táng / wéizhuāng

tóngbiànjiāhuīnuǎnháichuīlǐngshàngméi
hànguānjīnzài

gèngjīngyáoyòuzhòngkāi
chuāngzhōngyuǎnxiùqīngdàiménwàichángjiāng绿tái

shuíniànguānzhāngzhòngwèimǎntíngchūnchánghāolái

注释
铜仪:古代测日影以计时的仪器。
葭灰:古人以葭莩(芦苇内的薄膜)烧成的灰,用以计时。
暖律:指春天温暖的气候。
岭上梅:山岭上的梅花。
汉官:这里代指朝代的更替,或指官员的重新任命。
尧历:指传说中尧帝制定的历法,此处象征新的开始。
窗中远岫:窗户中看到的远方山峰。
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这里形容山色。
门外长江:门前的长江。
苔:这里形容江水的绿色。
闭关: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张仲蔚:东汉隐士,以博学多才而隐居不仕,此处以他自比。
蒿莱:杂草,这里指庭院的荒芜状态。
翻译
铜制的日晷一夜之间变得像芦苇灰般无用,温暖的气候催开了岭上的梅花。
已经欣喜于汉朝的官员再次出现,更惊讶于尧帝的历法又一次重启。
窗户中看到远处的山峦青翠如黛,门外的长江水绿得像苔藓一样。
有谁能想起那个闭门不出的张仲蔚呢,他的庭院满是春雨滋润的杂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沧桑的感觉,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铜仪一夜变葭灰",铜仪指的是钟表,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变葭灰"则是形容时间迅速流逝,一夜之间就像青草般凋零。"暖律还吹岭上梅",这里的"暖律"可能指春天的气息,"岭上梅"则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已喜汉官今再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事件的重新体验和感受。"更惊尧历又重开"则是说更加震惊于古代尧帝时期的历史重现,可能在暗示某种历史周期论。

"窗中远岫青如黛"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山色如同墨蓝色的颜料。"门外长江绿似苔"则是对比之下,更显现出江水与岸边植物的鲜明色彩。

最后两句"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中,"闭关张仲蔚"可能是在提到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事件,而"满庭春雨长蒿莱"则是对个人遭遇的哀叹,在春天连绵的雨水中,庭院里生长着茂密的野草。

整首诗语言沉稳,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个人命运和历史轮回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西湖春游词七首·其六

新堤杨柳斜,游冶肯还家。

珠弹光流月,春衣色胜花。

幕遮芳草路,骑并美人车。

何处菱歌起,仍怜似若耶。

(0)

别九华山二绝·其二

复岭重岩出路赊,渐看龙口有人家。

行行数里犹回首,秋雪满山荞麦花。

(0)

送姚鼎梅

寂寞古城阴,孤舟淮水浔。

看君不豫色,倦我远游心。

别路生春草,还山多苦吟。

只将疏豁意,歌入浦云深。

(0)

梦中吟

树老何年寺,山深此夜钟。

一僧眉拄地,教我学南宗。

(0)

栖云寺

出自东郊门,萝径转幽邃。

刹影入层云,鸡声落空翠。

钟响答松涛,垆烟和花气。

斜日下遥岑,残僧独归寺。

(0)

西陵

指点山陵问宋朝,荒云漠漠菼萧萧。

行人但说钱王事,强弩三千射海潮。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