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堤杨柳斜,游冶肯还家。
珠弹光流月,春衣色胜花。
幕遮芳草路,骑并美人车。
何处菱歌起,仍怜似若耶。
新堤杨柳斜,游冶肯还家。
珠弹光流月,春衣色胜花。
幕遮芳草路,骑并美人车。
何处菱歌起,仍怜似若耶。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西湖春游词七首(其六)》描绘了一幅春日西湖游赏图景。首句"新堤杨柳斜",以新筑的堤岸和婆娑的杨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游冶肯还家"则暗示了游人陶醉于美景,忘却归家,流连忘返。
接下来的两句"珠弹光流月,春衣色胜花"运用了比喻,将月光比作流动的珍珠,赞美了夜晚西湖的明亮,而游人的春衣颜色甚至比花朵还要鲜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游者衣着华丽,春风得意的画面。
"幕遮芳草路,骑并美人车"进一步描绘了游行队伍的奢华,芳草铺就的道路被华美的帷幕所遮掩,骑马的游人与美女同乘一车,显现出浓厚的游乐氛围。
最后两句"何处菱歌起,仍怜似若耶"以悠扬的菱歌声作结,点明了西湖的特色,那如若耶溪般的歌声,更增添了西湖的诗意与浪漫,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深喜爱和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游的热闹景象,以及游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情趣。
梦雨随春远。
征衫薄、短篷犹逗寒浅。
裁芳付叶,书愁沁壁,水窗竹院。
别来被篝梅润,暗麈积、旧题纨扇。
许多时,间了阑干,放得藓痕青满。
谁念。
杜若还生,苹花又绿,不堪重□。
山程水记,茶经砚谱,共谁间展。
湖山旧会游偏。
不怪得、近番心懒。
恰今朝、水落洲平,江上楚帆风转。
苍藓黏溪路。
帐山君、翛然羽化,梦魂何许。
曾约秋云萦客袖,舞傍吟皋砚坞。
矫清唳、裂穿云宇。
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
烟夜永,耿心语。
瑶华一去成幽阻。
倚修篁、抱琴愁绝,天寒日幕。
城郭悲歌华表恨,此事销凝千古。
有招隐、小山能赋。
蕙帐空兮谁夜怨,算课骚、读易俱凄楚。
步深窈,堕松露。
此何夕。
天水空明一碧。
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
荒台步晚色。
沙鸟依稀曾识。
啼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
残碑藓痕积。
记当日清游,夫君题墨。
碧瑶仙去苍云隔。
飞一镜秋冷,列屏天远,鸡声人语半郊邑。
寄情又江国。
愁寂。
怕闻笛。
正怨苦溪猿,飞倦汀翼。
阴阴翡迷津驿。
慨世事尘化,吾心形役。
清吟孤往,渺醉影,夜翠泾。
湘云织玉,楚葛篝香,澡兰帘幕风静。
怨抑难招,沉魄当年独醒。
莫唱江南古调,念天涯、深情谁省。
时暗换,最秦楼惆望,归期无定。
曾是榴裙误写,怕照眼枝头,绛绡花并。
巧篆盘丝,午镜绿窗闹影。
香蒲也应细剪,但年年、断云愁冷。
迎醉面,看银蟾、飞浴露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