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氛翳净,皓魄映清池。
风止浮光静,波摇素影欹。
山河凌滉漾,蟾兔浴涟漪。
露堕惊鸥梦,莎寒眩鹭窥。
天边琼宇迥,云外玉箫迟。
清味谁能识,长吟康节诗。
碧霄氛翳净,皓魄映清池。
风止浮光静,波摇素影欹。
山河凌滉漾,蟾兔浴涟漪。
露堕惊鸥梦,莎寒眩鹭窥。
天边琼宇迥,云外玉箫迟。
清味谁能识,长吟康节诗。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水面上月色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在清池之上的静谧与柔和展现得淋漓尽致。"碧霄氛翳净,皓魄映清池",开篇即点出夜空的澄澈与月光的皎洁,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清冷而明亮的基调。接着,"风止浮光静,波摇素影欹",通过静止的水面与摇曳的月影,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宁静与动态之美。
"山河凌滉漾,蟾兔浴涟漪",将山河与月影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观,也赋予了画面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露堕惊鸥梦,莎寒眩鹭窥",通过露珠与鸟儿的互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命力和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月夜的神秘与静谧。
"天边琼宇迥,云外玉箫迟",将月夜的景色与神话般的想象相结合,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清味谁能识,长吟康节诗",表达了对月夜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诗人康节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
于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
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
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
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
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
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
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
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
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