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火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呗岂辞遥。

(0)
注释
道林:指道林寺或其创始人。
真骨:指高僧的遗骨。
葬青霄:埋葬在高高的天空下。
窣堵:佛塔。
寂寥:寂静无声。
宝势:形容塔的雄伟。
大江:长江。
尊形:塔的形象。
众山朝:群山环绕,仿佛朝拜。
云泉别寺:云雾缭绕的另一座寺庙。
三径:三条小路。
幽人:隐士。
一瓢:仅有的生活所需。
鹫峰:比喻高峻的山峰。
听法:聆听佛法。
岁时歌呗:一年四季的颂唱声。
岂辞遥:不会因为距离遥远而拒绝。
翻译
道林真骨葬在青霄之上,千年古塔寂静无声。
宝塔与长江相连,独自耸立,四周群山朝拜。
云雾缭绕的寺庙分出三条小径,修行者只取一瓢清水度日。
我也愿在鹫峰聆听佛法,无论多远的颂唱声都不会拒绝。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处佛教塔庙的庄严景象和修行者的宁静生活,以及诗人自己与僧侣共同听法,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道林真骨葬青霄"一句,以"道林"代指佛寺或禅师,"真骨"则是佛教中对亡者遗体的尊称,"葬青霄"表明塔庙位于高远的地方。下一句"窣堵千秋未寂寥"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这座塔庙的历史悠久与其不朽的精神。

接着两句"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则描写了塔庙所处的地理环境,它靠近奔腾的大江,并独自接受着周围群山的朝拜。这里的"宝势"指的是塔庙的庄严气势,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以下两句"云泉别寺分三径,香火幽人止一瓢"则描绘了寺庙中的一处幽静之地,人们在这里进行佛事活动,只有少数僧侣参与。"云泉"形容环境的清新与宁静,"别寺分三径"表明寺庙中的路分出几条,小径通向不同的地方;"香火幽人止一瓢"则说明在这安静的人迹罕至之地,只有少数人在进行简约的佛事活动。

最后两句"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呗岂辞遥"表达了诗人的自述,他也和其他僧侣一样,在鹫峰这个地方共同聆听佛法。"岁时歌呗"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或节日里唱诵佛经,"岂辞遥"则表示对这份修行生活的珍惜和不愿离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塔庙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僧侣们的宁静修行生活,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和禅学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登遨游冢有感示凡公响泉道人

古冢新新道,荒原漠漠枫。

荷衣蕙带鬼,燕麦兔葵风。

颓叠高陵变,分趋逝水东。

莫言空不得,何事不成空。

(0)

刘元质宅宴得金字

远水轻云意,孤桐野鹤心。

消磨归酒政,游戏入花林。

赵姊双名燕,卢郎一字琛。

庞公见亦悔,湘水错沉金。

(0)

望渌萝山有怀江渌萝

好在青溪曲,岩花石乳新。

空闻流水引,不见渌萝人。

明月层层岫,乌纱而面尘。

十年求道侣,能不忆仙邻。

(0)

送李湘洲使浙·其二

别路红桥上,无情亦有歌。

青山遮道石,流水拍云波。

北阙新知少,西湖熟梦多。

向来题字处,墨沈遍嵯峨。

(0)

济宁守邀饮南池

踏影入春丛,碑荒榻半空。

树分菱藻月,滩响鹭鸶风。

落絮粘行牍,残觥谑小童。

夜深铃卒语,窗外一枝红。

(0)

新安江·其四

浪恶石尤恶,肤青骨亦青。

玄岩听鬼语,野烧炙龙醒。

树古疑唐族,碑攲或宋铭。

可知太白老,浪说有猩猩。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