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湘洲使浙·其二》
《送李湘洲使浙·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路红桥上,无情亦有歌。

青山遮道石,流水拍云波。

北阙新知少,西湖熟梦多。

向来题字处,墨沈遍嵯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李湘洲前往浙江时的情景与内心感受。首联“别路红桥上,无情亦有歌”,红桥之上,分别的道路显得格外凄美,即便是离别,也有人在轻声吟唱,情感复杂而深沉。颔联“青山遮道石,流水拍云波”,山石被青山遮掩,流水激荡着云雾,自然景色壮丽而幽远,暗含着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与祝愿。

颈联“北阙新知少,西湖熟梦多”,北阙象征朝廷,新交的朋友稀少,西湖则代表友人即将前往的江南,熟梦多言其对江南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当前离别的无奈。

尾联“向来题字处,墨沈遍嵯峨”,回忆起过去相聚时在某处题字留念,如今墨迹已满,山水间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忆挹翠亭听歌示徐幼文余唐卿

清歌一曲动梁尘,只忆当时泪满巾。

何况春归花落尽,眼前漂泊两三人。

(0)

梅杏桃李·其三桃花

深深翠竹映婵娟,湘女梳妆立晓烟。

流水落花成怅望,舞裙歌袖是因缘。

也无人折休相妒,才有莺啼更可怜。

却忆东阑碧千叶,暖风香雨为谁妍。

(0)

渐老

渐老无营万虑沈,莺声唤起向来心。

春风颠似唐张旭,天气和如鲁展禽。

结客每酬双白璧,缠头曾费万黄金。

短筇消得江村路,步步蔷薇绿树阴。

(0)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其九

偶随黄蝶去,岸帻树边桥。

卯酒红初散,朝霞白渐消。

沙平留雁迹,水落见鱼苗。

却爱箕山老,从容弃一瓢。

(0)

续怀友诗五首·其五徐军咨

常怀稚子悲,复洒佳人泣。

草草从军旅,悠悠去乡邑。

芳郊连骑行,烟郭同舟入。

当时苟不乐,追欢何由及。

(0)

由竹溪至梅溪偶成

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

皇天从人欲,飞雨飒然至。

风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气。

暝投山僧眠,复得清净地。

舟人候明发,徒侣不得迟。

溯流多杜渚,篙楫颇告瘁。

虽微三巴险,事与五盘异。

闻昔天目顶,灵物久潜閟。

一朝赴大壑,怒折崖谷碎。

回头顾其儿,首尾屡相值。

至今此溪水,斗折七十二。

世远众喧传,茫昧竟谁识。

但欣秋涛壮,水物俱得志。

我何惮行役,沿洄领佳致。

鸥凫泛淡滥,蒲柳蔚苍翠。

人烟乱余集,茅屋若棋置。

之子住河漘,相望劳梦寐。

每怨川无梁,握手今可跂。

忆昨访我初,茅斋夜深闭。

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

移灯具鸡黍,浊酒寒不醉。

同来郑广文,清瘦凛欲睡。

绝胜王猷戆,返棹何太易。

兹行冒暑雨,古礼尚报施。

逝将㰕轻桡,待子思共济。

散发乘长流,垂竿钓清泚。

虚舟纵超越,万里谁能系。

恐此未易期,临川一长喟。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