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
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
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
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
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
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
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这首诗描绘了萤火虫在夜晚闪烁的景象,通过对萤火虫生动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恩情的珍视和报效之愿。
"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 这两句描写了萤火虫在荒废的灌木丛中寻找栖息之地,它们似乎对那些不起眼的地方也能找到生存的依托。"卉草"指的是杂乱的野草,而"幽贱"则形容它们的微小和低贱,"枯朽绝因依"则表明即使是枯萎的树枝,也成了萤火虫赖以生存的对象。
"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 这两句写的是萤火虫在夜晚突然展现出它们的光芒,仿佛长出了翅膀一样。这里的"忽逢"表达了一种发现或遇见的情状,而"不觉"则强调了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萤火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发光。
"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恩情的铭记和回报之心。"直念"意味着直接而真诚地思念,"恩华"指的是深厚的恩惠,而"报效微"则是说想要回报这些恩惠,但自己能做的却很微小。
"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帮助天地运行,实现自己的宏大愿望。这里的"方思"表示正在思考,而"助日月"则是想要辅佐太阳和月亮,让它们正常运转。"为许愿曾飞"则是在表明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愿望,即便是短暂地飞翔在天空中,也是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萤火虫的光辉和生命力,映射出诗人对于恩情的珍重以及报效之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
危亭顶鄂渚,欲上初不敢。
肩舆蹑峥嵘,眼界惊坎窞。
青山缭江湖,烟雨抹浓淡。
千帆破沧浪,万室昭菡萏。
大泽匈可吞,秀色手宜揽。
形势控上游,天险卦侔坎。
登临迫吹帽,秋声在葭菼。
衔杯情有欣,怀古意多感。
两雄孙与刘,壮志鲸鹏啖。
赤壁走阿瞒,功业炳铅椠。
黄鹤去何之,灵竹色犹惨。
楼馀庾公兴,洲遗正平憾。
北望旧中原,激裂壮士胆。
何由登太山,一快天下览。
园小日思涉,山高时欲登。
老来疲脚力,兴至策枯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