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字蚕眠,断纹犀裂,深黄晕透鹅脂。
一片文牙,何人手刻乌丝。
东风荔子年华好,要宜男翠叶青枝,最分明,两面圭棱,两朵灵芝。
自从凤辇宸游少,有遗钿坠佩,散落琼墀。
春去春来,知他是否宫词。
迢迢禁苍葳蕤锁,料当年、曾系金匙。
易销魂,结子同心,翠袖携时。
细字蚕眠,断纹犀裂,深黄晕透鹅脂。
一片文牙,何人手刻乌丝。
东风荔子年华好,要宜男翠叶青枝,最分明,两面圭棱,两朵灵芝。
自从凤辇宸游少,有遗钿坠佩,散落琼墀。
春去春来,知他是否宫词。
迢迢禁苍葳蕤锁,料当年、曾系金匙。
易销魂,结子同心,翠袖携时。
这首清代赵庆熹的《高阳台》是一首词,通过对一块华竹楼所得的牙牌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词人的历史想象和艺术鉴赏。牙牌上的细字如蚕眠,断裂的纹路似犀裂,深黄色泽透出鹅脂般的温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荔枝图案,精致如文牙,仿佛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刻有宋代词作《玉楼春》。词句明快有力,反映出南宋宫廷文化的风范。
词中提到的“要宜男翠叶青枝”和“两朵灵芝”,寓意吉祥,暗示了牙牌可能曾是皇家御用之物。随着皇帝巡幸减少,牙牌或许遗失在民间,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词人猜测它曾被宫女佩戴,寄托着深深的宫词情感。
牙牌上的禁苑痕迹,以及“结子同心”的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幽深的历史感和情感纠葛。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将一块小小的牙牌串联起历史的片段,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宫廷生活的追忆和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少陵故有浣花庄,此地公然亦草堂。
杜曲宛如移渭水,武陵何必傍沅湘。
鵁鶄对浴金河浅,属玉群飞镜浦长。
北沼春云连远峤,西楼明月挂垂杨。
蔷薇不见东山妓,芍药空流郑洧觞。
金谷涧曾娱散骑,平泉石可并奇章。
采芝谷口逢麋鹿,送客山前见凤皇。
灵药万年留墨客,桃花千树引渔郎。
谁家最近参差竹,出入藤萝每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