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自给自足的农夫,他在田野中建有简易的茅屋,用以休息。在他的生活里,一切都显得那么自足和平静。他不仅自己劳作,还教导儿子一起参与其中,共同收割庄稼。诗中的“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表达了农夫的独立精神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每日的起居都与自然息息相关,“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展现了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诗中最后两句“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则透露出农夫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外界可能的嘲讽持平常心态。他不为外界的看法所动,自得其乐。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自足且充满自然气息的田园世界,展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追求。
死骨不惜千金市,老马虽老还未死。
漫云齿长筋力衰,伏枥壮志犹千里。
当年遭遇九方皋,妙得天机相术高。
赏识骊黄牝牡外,将军此际著征袍。
往来驰骋同奔电,身历沙场数百战。
绝塞风霜半世经,瘦骨如柴形容变。
去时堂堂逐旗鼓,金勒银鞍齐部伍。
归来战士半死生,同槽什九委尘土。
龙骧将军承优诏,刍豆曾支三品料。
转瞬公家弃此身,不堪尽力忆年少。
大宛新来初就羁,扬眉吐气四奔驰。
即今老朽投閒日,正是群驹得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