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0)
注释
田父:农夫。
结:搭建。
田庐:简陋的小屋。
聊:姑且。
身息:歇息身心。
呼儿:叫唤儿子。
茅竹:茅草和竹子。
不借:不愿借用。
乡人力:乡亲的帮助。
起行:起身劳作。
庐旁:小屋旁边。
归卧:回到。
庐下夕:傍晚小屋。
悠悠:各自。
愿:愿望。
勿笑:不必嘲笑。
田庐窄:小屋狭小。
翻译
农夫在田野上搭建小屋,只为暂时歇息身心。
他叫唤儿子去取来茅草和竹子,不愿麻烦乡亲帮忙。
每天早晨从小屋旁起身劳作,傍晚又回到小屋休息。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愿望,不必嘲笑这小屋的狭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自给自足的农夫,他在田野中建有简易的茅屋,用以休息。在他的生活里,一切都显得那么自足和平静。他不仅自己劳作,还教导儿子一起参与其中,共同收割庄稼。诗中的“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表达了农夫的独立精神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每日的起居都与自然息息相关,“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展现了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诗中最后两句“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则透露出农夫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外界可能的嘲讽持平常心态。他不为外界的看法所动,自得其乐。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自足且充满自然气息的田园世界,展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闰中秋

两番佳节两中秋,三五团圆月复留。

镜里前身今细认,天涯旧迹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

远指清辉加减处,依然题句上层楼。

(0)

老马叹

死骨不惜千金市,老马虽老还未死。

漫云齿长筋力衰,伏枥壮志犹千里。

当年遭遇九方皋,妙得天机相术高。

赏识骊黄牝牡外,将军此际著征袍。

往来驰骋同奔电,身历沙场数百战。

绝塞风霜半世经,瘦骨如柴形容变。

去时堂堂逐旗鼓,金勒银鞍齐部伍。

归来战士半死生,同槽什九委尘土。

龙骧将军承优诏,刍豆曾支三品料。

转瞬公家弃此身,不堪尽力忆年少。

大宛新来初就羁,扬眉吐气四奔驰。

即今老朽投閒日,正是群驹得意时。

(0)

珠潭浮屿

珠潭埔社称奇特,一屿孤浮四面空。

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色分丹碧东西异,象判阴阳日月同。

试诵媚川灵运句,低徊合璧兴无穷。

(0)

恭和李门先生大人甲辰元旦瑶韵

令序逢元日,仁风沛紫宸。

有生同贺岁,无物不含春。

政懋纯良绩,公原社稷臣。

文明新气象,惠及海南民。

(0)

苦旱

旱霓四布若流丹,处处惊云陇亩乾。

无石可鞭难致雨,有河皆涸不知滩。

村庄画地争田水,老少呼天结社坛。

但得一声雷起顿,土膏尺寸为论欢。

(0)

踏莎行

风剪裁寒,烟丝织暝。画楼西畔深深径。

新妆才罢上帘迟,有人偷觑花前影。

翠袖凉生,黄昏酒醒。凭阑祗觉芳心警。

一场春梦不分明,东风昨夜桃花井。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