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旱》
《苦旱》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旱霓四布若流丹,处处惊云陇亩乾。

无石可鞭难致雨,有河皆涸不知滩。

村庄画地争田水,老少呼天结社坛。

但得一声雷起顿,土膏尺寸为论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农民面对严重干旱时的痛苦与无奈。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旱灾对农田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首句“旱霓四布若流丹”,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导致天空中出现的假象彩虹,仿佛流动的红丹,暗示了大地的干渴。接着,“处处惊云陇亩乾”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陇亩(农田)因缺水而干涸,令人震惊。

“无石可鞭难致雨,有河皆涸不知滩。”这两句揭示了干旱的根源和影响范围之广。即使尝试通过鞭打石头祈求降雨,也无法改变现状;即便是河流也已干涸,找不到一处水流的痕迹。这反映了干旱的严峻程度,以及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

“村庄画地争田水,老少呼天结社坛。”描述了农民为了争夺有限的水源,不惜在土地上划线争斗,老人和孩子都参与其中,甚至集体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神灵的庇佑。这一场景体现了人们在干旱面前的焦虑和绝望。

最后,“但得一声雷起顿,土膏尺寸为论欢。”表达了人们对于降雨的渴望。一旦雷声响起,哪怕只是短暂的降雨,也能让土壤恢复生机,人们将因此而欢呼庆祝。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雨水的极度期盼,也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中农民在干旱灾害面前的苦难与抗争,以及他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辰州立春清首座送生菜饼

闻道春风今日回,走寻消息傍寒梅。

恨无纤手挑生菜,也有青丝满饤来。

(0)

衡岳铨德观作·其二

碧玉峰前云满径,赤栏桥畔柳参天。

长廊静夜松风起,写得馀声入响泉。

(0)

幽兰寄向文刚二绝句·其二

连夜风吹碧玉枝,山深寒重得香迟。

穷秋故出迈往韵,要就高人觅好诗。

(0)

波光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

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

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

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0)

扶疏堂

碧草深林绕一区,何年开径洗烟芜。

晨光浮动三竿日,古木阴森十万夫。

静爱长松梢月色,绝无凡卉蔽檐隅。

残枝败叶风吹尽,帘捲山尖好画图。

(0)

和刘乔卿雪诗

柴门忽启玉为关,疑是新移海上山。

野寺僧居银窟里,广寒宫在月明间。

老农击鼓迎丰岁,紫极吹箫近帝寰。

腊后东风将解冻,已看峰顶露孱颜。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