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阴凝皓洁,青女未依稀。
越犬风前吠,梁园月下归。
疏梅迷玉魄,孤鹤失仙衣。
粹质谁能夺,缁尘迥自违。
穷阴凝皓洁,青女未依稀。
越犬风前吠,梁园月下归。
疏梅迷玉魄,孤鹤失仙衣。
粹质谁能夺,缁尘迥自违。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清冷之美。首联“穷阴凝皓洁,青女未依稀”以“穷阴”形容深冬时节,寒气逼人,雪花覆盖大地,一片洁白,而“青女”则是古代神话中的霜神,此处借指初雪未消,景象纯净。接着,“越犬风前吠,梁园月下归”通过犬吠和人归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雪夜的宁静与生活的日常细节,犬吠声打破了雪夜的寂静,而月下归人则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生活气息。
“疏梅迷玉魄,孤鹤失仙衣”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高洁与空灵。稀疏的梅花在雪中显得更加晶莹剔透,仿佛被赋予了玉的魂魄;孤鹤在雪中失去了往日的仙气,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环境的改变。最后,“粹质谁能夺,缁尘迥自违”表达了对纯洁之美的赞美与向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这种纯净的本质难以被改变,与污浊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坚守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的静美与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
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
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
谁知当道者,克复报两次。
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
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
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
海市与蜃楼,妆点无不备。
其意在邀功,其实皆儿戏。
捷报达甘泉,史臣载笔记。
后来修史官,谁复参疑义。
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
胜游遥接永和春,况有名山作主人。
路入青苍云四绕,寺经兵燹佛重新。
蒲团习静输行脚,香火留缘證后身。
尘海茫茫才近岸,回头终仗法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