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清 / 李岳瑞   形式: 词

风剪裁寒,烟丝织暝。画楼西畔深深径。

新妆才罢上帘迟,有人偷觑花前影。

翠袖凉生,黄昏酒醒。凭阑祗觉芳心警。

一场春梦不分明,东风昨夜桃花井。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

“风剪裁寒,烟丝织暝”,开篇即以轻柔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春寒料峭、烟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画楼西畔深深径”,进一步描绘了通往内心深处的小径,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隐秘与孤寂。

“新妆才罢上帘迟,有人偷觑花前影”,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缓缓走上帘幕,似乎在等待什么,或是对即将到来的夜晚有所期待。然而,她又似乎有所顾忌,小心翼翼,甚至有些羞涩。同时,暗中窥视的“有人”则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和悬念。

“翠袖凉生,黄昏酒醒”,随着夜色渐深,女子的衣袖上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而此时的她或许已经酒醉初醒,思绪万千。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凭阑祗觉芳心警”,站在栏杆旁,女子的心灵仿佛被触动,警觉起来。这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反应,更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

“一场春梦不分明,东风昨夜桃花井”,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似乎做了一场关于春天、爱情与梦想的模糊梦境,而这一切都在昨夜东风的吹拂下,如同桃花落入井中,既美丽又稍纵即逝,充满了无尽的遗憾与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而又略带哀愁的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共鸣。

作者介绍

李岳瑞
朝代:清

1852-1927,字孟符,渭城区正阳乡庇李村人。自幼跟刘古愚读书。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铁路矿务事。“戊戌维新”期间,负责接奉传旨要务,同宋伯鲁一起组织关西学会。变法失败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0月被革职。遂回咸阳家巾赋闲。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张济远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辛亥革命后,一直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吏稿》。晚年回归故乡,著有《春冰室野乘》三卷等。
猜你喜欢

月华贝勒招赏庭梅·其二

亲手浇培二十年,对花犹及未华颠。

天心地气须猜度,人事终持造化权。

(0)

月华贝勒招赏庭梅·其一

阅遍冰霜占断春,凤城从未有双身。

不须勤举飞英白,满院幽香已醉人。

(0)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其八

平生喜远游,一蛰乃两纪。

危楼当疾风,睡足已暮晷。

中思浮海去,裹糗事耘耔。

术疏卒不就,无计蜕尘滓。

昨来绕阿地,足趼累千里。

冬燠衰正宜,不独花果美。

居夷亦何陋,便可弃妻子。

重孤父老望,乡政待经始。

殷勤谢学僮,悃款语司市。

幸留未尽缘,海天比邻耳。

(0)

牵牛花·其五

湫隘一椽陈病树,邻家秋色隔疏篱。

料无黄四娘家去,犹费幽人数首诗。

(0)

梁文忠公挽诗·其三

瞻拜思初地,天泉到此时。

谁承江汉学,相望柳堂祠。

遣祭昭先见,宣哀惜慭遗。

深宫终始念,占复九原知。

(0)

洗心阁中菊花开时复园来住一月将别为诗四首·其一

早菊争得露,晚菊只得霜。

清严一气中,夜夜弥夫凉。

秋魂摄缥渺,凝魄为幽芳。

隐然堕孤月,破此寒畦荒。

霜心与菊性,婉娈成相忘。

摇天一杵尽,忽见初日光。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