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夜寂静、孤寂的画面。"地僻无钟鼓",写出了环境的偏远和宁静,没有市井的喧嚣。"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疲倦,夜晚漫长,难以度过。"寒吹断梗,风翻暗雪",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和命运的无常。
接下来,词人借"宾鸿"传递书信的传统意象,表达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但"算过尽、千俦万侣",却无人能回应,反映出深深的孤独感。"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引用典故,表达了词人愁绪深重,如同古代文人庾信和江淹一般。
进入下片,词人自比文园病士,音乐虽美,却因心境凄凉而"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寂寥的意境,他的思绪飘向远方,寄托在梦境之中。"秋霜半入清镜",岁月无情,容颜渐老,"带眼、都移旧处",进一步揭示了时光流逝的哀伤。
最后,词人以卓文君的典故作结,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和不确定,"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疑虑。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心世界。
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
问君何以至,天子太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