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勉乐说还丹霞》
《勉乐说还丹霞》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咫尺丹山不肯归,已看红脱荔枝矶。

谁言锦石非深隐,谩说香炉待息机。

阅遍人情还老大,许同宗党莫依违。

灰心赖有吾门在,古道于今岂尽非。

(0)
鉴赏

这首诗以丹霞山为背景,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咫尺丹山不肯归”,描绘了诗人与丹霞山之间的距离虽近,却难以割舍的情感,暗喻人生的追求与不舍。接着“已看红脱荔枝矶”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谁言锦石非深隐,谩说香炉待息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锦石的深藏不露与香炉的等待静息形成鲜明对照,寓意着世间事物的复杂多变和内心的宁静追求。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阅遍人情还老大,许同宗党莫依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阅遍人情”的经历,诗人认识到人生的复杂与不易,同时也强调了在面对选择时应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这里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也有对个人道德操守的坚持。

最后,“灰心赖有吾门在,古道于今岂尽非”两句,诗人以“灰心”自嘲,但又坚信自己坚守的道路是正确的。这里的“吾门”不仅指实际的门户,更象征着内心的信念和道德准则。诗人以此表达出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与传承,即使在变化的时代中,也应保持自我,不迷失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风骨。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寿胡逸人

碧榕深处锁烟霞,银烛华筵景物赊。

石室天香闻杜若,玉缸春酒泛胡麻。

暂输沧海心犹在,久着青囊发未华。

从此自缘方外趣,不须勾漏问丹砂。

(0)

绿阴啼鸟

日上高林宿雨晴,绿阴深处一禽鸣。

落红尘外偏多恨,远翠梢头更有情。

绣倦玉窗闻处巧,酒停芳席听来轻。

繁弦急管空撩乱,白发梨园按未成。

(0)

闽关春晚图送司仓之京

江上离筵惜解携,闽关北上乱山迷。

花深野戍嘶疲马,月隐关墙听曙鸡。

剑佩朝天双阙迥,家林近日片云低。

京华故旧如相问,白雁音书醉懒题。

(0)

送林汝学之雷州省伯

四月闽南梅雨凉,荔枝花开满树香。

青门酌酒送行客,极浦扬帆辞故乡。

君家从父从戎久,海外书回惊白首。

离筵正值落花初,客路仍逢归雁后。

知君所重在连枝,触热投荒应不辞。

少年意气有如此,世上悠悠那得知。

雷阳咫尺沧溟近,戍卒相逢问乡信。

蛟室风来白浪腥,龙渊日落青天尽。

嗟予有侄亦离居,万里炎荒久荷殳。

天涯亭上应相见,为报平安尺素书。

(0)

送李长史归吴中

祖道大江流,离筵起暮愁。

山川临越徼,词赋动高秋。

兴入张生鲙,归馀季子裘。

家林逢雁到,旅棹共星浮。

已说荒三径,常怀卧一丘。

朝簪辞白发,野趣入沧洲。

知己惭疏阔,临岐谩唱酬。

都将平昔意,乘醉一登楼。

(0)

题扇面小景·其一

百尺楼台十二阑,重重帘幕护春寒。

繁华过眼空陈迹,留得春风画里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