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长史归吴中》
《送李长史归吴中》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祖道大江流,离筵起暮愁。

山川临越徼,词赋动高秋。

兴入张生鲙,归馀季子裘。

家林逢雁到,旅棹共星浮。

已说荒三径,常怀卧一丘。

朝簪辞白发,野趣入沧洲。

知己惭疏阔,临岐谩唱酬。

都将平昔意,乘醉一登楼。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鸿的《送李长史归吴中》充满了离别之情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以“祖道大江流”开篇,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壮阔与哀愁,大江流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舍。接着,“离筵起暮愁”点明了宴席上的愁绪,暮色中更添了几分离别的伤感。

“山川临越徼,词赋动高秋”两句,不仅写出了送别地点的地理特征,也暗示了时节的转换,高秋时节的山川更加显得辽阔而深沉,词赋的激扬也似乎在回应这秋日的壮美。接下来,“兴入张生鲙,归馀季子裘”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家林逢雁到,旅棹共星浮”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象,雁过留声,舟行于星海之中,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友人旅途的孤独与期待。最后,“已说荒三径,常怀卧一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朝簪辞白发,野趣入沧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友人辞官归隐的决定,反映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而“知己惭疏阔,临岐谩唱酬”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无奈,即使相隔遥远,仍不忘唱和以表心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螳川独泛·其一

柳市村村接,松灯点点明。

家家倾蚁酒,夜夜鲙鱼羹。

(0)

宿华亭寺花树高于屋红霞夜照人声声枝上鸟也似惜馀春·其三

云房迁雨榻,枕席籍盆罂。

似向东林宿,莲花滴漏声。

(0)

顾箬溪中丞载酒过滇馆

浊水清尘十七年,岂知披雾更云滇。

钓竿未拂珊瑚树,杯酒重登玳瑁筵。

春梦依稀蕉鹿后,晨星寥落雪鸿前。

逡巡醉写张颠帖,咫尺忘归范蠡船。

(0)

僧寺古梅

古干盘龙鹤膝丫,眠江似泛斗牛槎。

风酸寒凛香仍馥,雪虐霜凌蕊自花。

冷面不为灵琐艳,铁心宁受广平誇。

维摩一室空千偈,坐对双林宝月斜。

(0)

续百一诗·其十二

隙阴审时运,瓶冰知天寒。

行人在万里,道路多险难。

放辙愁羊肠,方舟畏狂澜。

渺渺音问阔,迢迢岁月殚。

采绿动朝思,葛生劳夕叹。

愿言托宵梦,驰景随飞翰。

(0)

梅花落四首·其三

梅落复梅开,流光似流水。

君心在梅花,妾意怜梅子。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