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
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
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
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秋来连月雨,柴门昼不启。
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倚。
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
吐穗欲及肩,鸟雀声亦喜。
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
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已。
有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
比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
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
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
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秋来连月雨,柴门昼不启。
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倚。
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
吐穗欲及肩,鸟雀声亦喜。
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
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已。
有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生活的田园风光,通过对邻家园中景象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农耕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情感寄托。
开篇“比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两句,以荒废不再耕种的邻家园作为背景,瓦砾杂乱、荆棘丛生,营造出一片萧瑟与静谧的意境。随后“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疏离感,尽管没有亲自耕种,却仍然能够观察到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活力。
“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一句,通过描写炎热干旱的夏日和劳作中的农人,传达出对土地与人的辛勤付出的同情。紧接着,“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则是对于种植希望与困难之间微妙关系的反思。
“秋来连月雨,柴门昼不启”表明了秋天连绵不断的降雨,使得户外活动受到限制,而“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倚”则描写了雨后初晴,诗人拿着拐杖出来散步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期待与放松的心情。
以下几句“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吐穗欲及肩,鸟雀声亦喜”则是对农作物成长和收获的欣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结尾部分“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已”表达了对于勤劳耕作与丰收之间必然关系的肯定,同时也暗示出对那些懒惰于农事、导致田园荒废的人们的批评。
最后,“有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一句,通过强调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于终身学习与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视。
前日同登二山亭,清源入望清更清。
宗英载酒挟两客,破暑共作城东行。
东湖未到闻人说,香有荷华如郑隰。
社中未为三笑游,亭上姑寻二公迹。
衔杯适意论交情,江山照眼增双明。
聊效韩公文字饮,奚用鼎沸笙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