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贫立壁,渊明老经邱。
文字照千祀,何人与之俦。
我生造化间,一萍寄洪流。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
相如贫立壁,渊明老经邱。
文字照千祀,何人与之俦。
我生造化间,一萍寄洪流。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之妹李若水所作,名为《杂诗六首·其四》。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文人的贫穷境况和老年生活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渴望能够与古代圣贤齐名。
"相如贫立壁,渊明老经邱。" 这两句描写了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相如)和西汉初年的文学家孔安国(渊明)的贫困生活。屈原因才华横溢却遭到排挤而贫穷,至于立于墙壁之下;孔安国则年老时还在经学研究上孜孜不倦,走在田野之间。这两位都是作者心目中崇敬的人物。
"文字照千祀,何人与之俦。"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年,与古代圣贤相比肩。
"我生造化间,一萍寄洪流。" 这两句诗是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在广阔无垠的人世间,自己如同一片落叶漂泊在浩瀚的洪流之中。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想要收敛心神,专注于文学创作,不愿随波逐流,而是要与古代圣贤为伍,共同漫步在文學艺术的领域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若水对前人才士的敬仰和同情,同时也透露出了她个人的文学抱负和坚定的艺术追求。
南风吹麦麦穗好,饥儿道上扶其老。
皇天雨露自有时,尔恨秋成常不早。
南山壮儿市兵弩,百金装剑黄金缕。
夜为盗贼朝受刑,甘心不悔知何数。
为盗操戈足衣食,力田竟岁犹无穫。
饥寒刑戮死则同,攘夺犹能缓朝夕。
老农悲嗟泪沾臆,几见良田有荆棘。
壮夫为盗羸老耕,市人珠玉田家得。
吏兵操戈恐不锐,由来杀人伤正气。
人间万事莽悠悠,我歌此诗闻者愁。
水色风光近使君,浥尘轻雨逐车轮。
暂来不宿宜无恨,多少行春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