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泊》
《野泊》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潇潇风雨满关河,远客扁舟万里过。

草色尚迷吴苑在,春花不似故园多。

诸峰夹水流飞翠,一雁冲寒下夕波。

闻说豪华零落尽,天涯行乐意如何。

(0)
鉴赏

这首《野泊》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舟行关河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潇潇风雨满关河,远客扁舟万里过”,开篇即以风雨满天、舟行关河的场景勾勒出一幅苍茫辽阔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家乡、漂泊异乡的境地。这里的“潇潇”形容雨势之大,“满关河”则强调了风雨覆盖的广阔范围,而“远客扁舟”则点明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身份,以及其孤独与漂泊的状态。

颔联“草色尚迷吴苑在,春花不似故园多”,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比“吴苑”的草色与“故园”的春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里的“吴苑”可能象征着诗人记忆中的故乡,而“春花不似故园多”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向往和对当前处境的失落感。

颈联“诸峰夹水流飞翠,一雁冲寒下夕波”,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美丽画面。诸峰环绕,水流翠绿,一雁冲破寒气,飞向夕阳下的波浪。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尾联“闻说豪华零落尽,天涯行乐意如何”,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听到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零落不堪的消息,不禁让诗人对未来的路途感到迷茫和忧虑。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野泊》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忧虑,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赠王复处士

候潮门外王居士,平昔交游遍海涯。

本种杉松为老计,晚将亭榭付邻家。

为生有道终安隐,好事来游空叹嗟。

犹有东坡旧诗卷,忻然对客展龙蛇。

(0)

驾幸亲贤宅赠随驾诸公

日日南风夜气烦,一声鸣䟆万人看。

禁沟飞水清黄道,凉殿分冰遍从官。

急雨未成昏观阙,微飙稍觉泛和銮。

相看挥汗尘埃里,散发何人旧不冠。

(0)

和子瞻过岭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谁令终返北,无心自笑欲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手挹祖师清净水,不嫌白发照毵毵。

(0)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

床头添药裹,坐上减牛毛。

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0)

再游庐山三首·其三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

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

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

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0)

九日三首·其一

昔忝衣冠旧,今从野老游。

篱根菊初绽,瓮面酒新刍。

不负重阳节,都无举世忧。

人生定谁是,万事本悠悠。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