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仙亭下薛公桥,纷纷抵暮更连朝。
惟有桥西杨与柳,无情长系木兰桡。
挹仙亭下薛公桥,纷纷抵暮更连朝。
惟有桥西杨与柳,无情长系木兰桡。
这首诗描绘了薛公桥边的自然景色和情感寄托。"挹仙亭下薛公桥",开篇点明地点,挹仙亭与薛公桥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纷纷抵暮更连朝",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从傍晚到清晨连续不断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桥边的杨柳:"惟有桥西杨与柳,无情长系木兰桡"。这里的"杨与柳"不仅描绘了桥边的自然风光,也暗喻了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无情长系木兰桡"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杨柳以情感,它们似乎在长久地挽留着木兰船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我爱荆溪拟卜居,万家人物在蓬壶。
湖光潋滟新磨镜,山色葱茏罨画图。
顾渚茶甘风袂爽,石亭梅老月轮孤。
功名已矣君休问,一舸从教寄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