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编修弟还吴》
《送徐编修弟还吴》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金兰玉树每相联,聚散无凭共一天。

芳草池塘催别梦,夜窗风雨惜芳年。

北堂燕綵黄昏话,东阁看云白昼眠。

两地应须各努力,天涯此去只潸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送徐编修弟还吴》。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兄弟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舍。

首联“金兰玉树每相联,聚散无凭共一天”,以“金兰”比喻兄弟情深,“玉树”象征美好,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然而,“聚散无凭”四字揭示了人生聚散不定的无奈,预示着兄弟即将分别,情感中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

颔联“芳草池塘催别梦,夜窗风雨惜芳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芳草池塘象征着生机与美好,却在别离时勾起了离人的思绪,仿佛催促着他们进入离别的梦境。夜窗风雨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夜晚景象,暗示着兄弟间的离别让人心生哀愁,对逝去的青春岁月充满留恋。

颈联“北堂燕綵黄昏话,东阁看云白昼眠”,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兄弟间温馨而深情的对话与相处。北堂燕綵暗示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而东阁看云则象征着兄弟间的闲适与自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兄弟间的亲密关系,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两地应须各努力,天涯此去只潸然”,表达了对兄弟各自未来的期许和对离别的不舍。虽然兄弟将分隔两地,但彼此都应努力前行,同时,离别的泪水也流露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兄弟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既感人至深又富含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离别主题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蛾眉七绝百首·其二十二

毕竟钟山即蒋山,当年王气尚回环。

小姑端合青溪住,神曲终迎翠辇还。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三

湖海元龙意气豪,春申江上试秋刀。

满宫学士皆殊色,小妹青溪擅六韬。

(0)

酬吕凤子二首·其二

西来长物尽,犹有笔如椽。

嗟我耽诗老,多君以画传。

悟情通奥窔,满目感山川。

已得青松嶂,无家何处悬。

(0)

病中

孱躯深累妇,老病未辞官。

懒与蝇争食,瘦堪蚊作餐?

力难胜蜀锦,衣已破吴纨。

地僻名医少,炎时感岁寒。

(0)

灵谷寺三首·其二

频年伴食意休休,赢得容身土一邱。

叹息期期誇凤邓,前功谁念骨谁收。

(0)

旅菲杂咏二十八首·其二十三

正是江南千里春,中天云净碾朱轮。

郊原百草皆枯槁,火炙烟蒸苦煞人。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