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吕凤子二首·其二》
《酬吕凤子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西来长物尽,犹有笔如椽。

嗟我耽诗老,多君以画传。

悟情通奥窔,满目感山川。

已得青松嶂,无家何处悬。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的《酬吕凤子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真挚表达。

首句“西来长物尽,犹有笔如椽”描绘了诗人面对着东西漂泊后的空寂,唯有手中之笔如同巨椽,寓意着在物质世界消逝之后,精神与艺术的传承与延续。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暗含了对艺术生命力的坚信。

接下来,“嗟我耽诗老,多君以画传”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对朋友艺术才华的赞赏。诗人自谦为“耽诗老”,意指自己深陷于诗歌创作之中,而“多君以画传”则赞美了朋友通过绘画来传递情感与思想的艺术成就。

“悟情通奥窔,满目感山川”进一步深化了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里的“悟情通奥窔”意味着通过艺术创作,诗人能够深入理解情感与宇宙的奥秘,而“满目感山川”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强调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已得青松嶂,无家何处悬”以青松嶂象征艺术作品的永恒价值,即使没有固定的居所,艺术作品也能在人们心中长久留存,表达了对艺术不朽性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情厚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传承的期待。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自雄县至赵北口

南下雄州来赵北,沿堤忽见小渔舠。

分明一倍西湖景,廿里垂杨十二桥。

(0)

蚕妇词

养蚕蚕妇寒且饥,新丝已上邻人机。

但听机声日夜急,织成锦缎裁舞衣。

豪门日夜酣歌舞,亦是贫家小儿女。

曾闻舞罢复裁新,那知劳者多辛苦。

(0)

吊诸生贺人驹城坊

惩毖殷忧圣主诗,桃辛寥苦国人知。

凄迷谁补城坊考,但写门前一绚丝。

(0)

出都二首·其一

行年七十古来稀,东马严徐事已非。

检点良方医老病,所需药物是当归。

(0)

夜行

苍然来暮色,杳渺失天青。

野阔云为岸,山高地涌星。

行歌声苦涩,觅路马知停。

喜得荒村近,人家户已扃。

(0)

将还山与叔兄小愚夜饮

今夜饮君酒,待晓还山去。

执手殷勤订后期,惆怅连朝留不住。

与君满酌莫推辞,世间万事非人为。

举杯试问当头月,明日阴晴知不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