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雨或云常不定,地灵云雨自无时。
世人莫识神方字,仙鸟偏栖药树枝。
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
此中唯有师知我,未得寻师即梦师。
或雨或云常不定,地灵云雨自无时。
世人莫识神方字,仙鸟偏栖药树枝。
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
此中唯有师知我,未得寻师即梦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或雨或云常不定,地灵云雨自无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无常之美。这里的“地灵”指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云雨的到来不是按着固定的时间,而是自然而然。
“世人莫识神方字,仙鸟偏栖药树枝。”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无知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神方字”可能指的是道家或佛教中的某种修炼方法,而“仙鸟”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理想,“药树枝”则是仙境中常见的灵物。
“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川流转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时间和季节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四季更迭的感慨。
“此中唯有师知我,未得寻师即梦师。”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心灵导师的渴望。这里的“师”可能是指精神上的引导者或某种高洁的人物。诗人表达了在尚未找到这种心灵导师之前,就已经在梦中与之相遇,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内心需求和对精神寄托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自然观察。
锁苍烟、一丛凉翠,夕阳叶底红闪。
虬枝耸作拿云势,望里浓阴如幔。闲展卷。
听仙籁、泠泠似和书声缓。云根坐暖。
早枫冷烧霞,林疏罩雾,暝色起天半。
披图认、恰是翠微西畔。当时此景游倦。
十年雁影分南北,知否花愁月怨。离思远。
剩三径、苔痕软衬松花满。流光电转。
盼绿野堂开,青云路稳,衣锦遂初愿。
客馆春迟,芳街泥滑,休问星桥火树。
灯月良宵,偏是晚来风雨。
想嫦娥、亦解持盈,不肯露、十分圆处。
却宜人、剪烛幽窗,画檐点滴助清趣。
更深还又微住。凝望朦胧,淡影凭栏无语。
碧宇云寒,雁字远迷筝柱。
料围炉、人在重帘,应念我、旅怀谁诉。
正天涯、梦入梅花,共吟香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