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高高,龙烟细细。玉楼十二门初闭。
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叶新声,榴花美味。南山宾客东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工夫醉。
蜡炬高高,龙烟细细。玉楼十二门初闭。
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叶新声,榴花美味。南山宾客东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工夫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的《踏莎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宴乐之中的悠闲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
"蜡炬高高,龙烟细细。玉楼十二门初闭。" 这几句描写了一场宴会即将开始的情景。蜡烛高举,烟雾缥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奢华的氛围。玉楼的十二个门尚未完全关闭,透露出主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宾客的期待。
"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疏松的窗帘没有卷起,让外面的清风拂过,使得室内的水晶般透明的物件显得格外清凉。而小屏幕则是半掩状态,露出一角精美如琉璃一般的碧绿色彩。这两句描绘了室内的清幽雅致。
"桃叶新声,榴花美味。南山宾客东山妓。" 桃叶间传来新鲜的声音,或许是歌声,也可能是宴会上的笑语。而榴花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其果实甘甜可口。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味觉的描写,增添了诗中宴乐场景的多彩性。南山宾客与东山妓(古代称呼艺人)则暗示了宴会上不仅有宾客,还有才艺横溢的女性参与。
"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工夫醉。"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名利的追求,同时又不愿意被世俗的忙碌所困,不想让自己变得平凡。在繁忙之中,诗人选择了借酒来逃避现实,寻找一时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物品和声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宴会中人们心理活动的揣测,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