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次钱塘》
《旅次钱塘》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

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

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táng
táng / fānggān

xiāngguókānwèicháoyín
yúncángxiāngmiàoshùyǐnyuèshānqín

cháoluòhǎirénsànzhōngchíqiūshēn
láijiùshíshuíjiànliáoxīn

翻译
这里像极了家乡,足以让我早晚吟唱。
云雾缭绕着吴国丞相的庙宇,树木引来了越地的飞鸟。
潮水退去渔人散去,悠长的钟声中秋日的寺庙更显幽深。
我来到这里没有遇到旧相识,谁能看见我内心的孤寂。
注释
此地:这里。
似:像。
乡国:家乡。
堪:足以。
为:作为。
朝夕吟:早晚的吟唱。
云藏:云雾笼罩。
吴相庙:吴国丞相的庙宇。
树引:树木吸引。
越山禽:越地的飞鸟。
潮落:潮水退去。
海人:渔人。
散:散去。
钟迟:悠长的钟声。
秋寺:秋日的寺庙。
深:幽深。
我来:我来到这里。
无旧识:没有遇到旧相识。
谁见:谁能看见。
寂寥心:内心的孤寂。
鉴赏

诗人以"此地似乡国"开篇,表达了对遥远异地的亲切感受,将其比喻为故乡一般,这种情感的投射在于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堪为朝夕吟"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愿意在这里长时间地停留并吟咏。

接下来的两句:"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其中"云藏吴相庙"可能指的是某个庙宇被云雾笼罩,增添了一种神秘感;而"树引越山禽"则形象地表达了树木与飞鸟之间的和谐共生。

紧接着的两句:"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潮水退去,海边的人群也随之散去,而远处传来的钟声在寂静的秋季寺庙中显得格外悠长,这些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清净淡泊的情境。

最后两句:"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透露出诗人在异地游历时的一种孤独感。没有旧日的朋友相识,只有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平静,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新环境时的孤独与思考。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作·其六

姑射仙人绝世姿,乱山残雪水边篱。

袁丰但解倾城笑,孤负寒香落酒卮。

(0)

静山观察嘱题耕读图册页三首·其一

茆斋小筑傍清溪,坐对云山当画题。

遥指烟林苍翠里,有人叱犊过桥西。

(0)

江行

薄暝寒风骤,孤帆江上行。

夕阳云忽漏,放出一峰明。

(0)

雨花台

乍出长干里,难寻朩末亭。

斯台独高峙,战血尚馀腥。

一代论人杰,千秋据地形。

中原氛未靖,哀雁不堪听。

(0)

守风刘河口距家二百馀里遂舍海舟而行到处荒凉口占绝句四首·其一

惊心怕见劫馀尘,满路腥风最怆神。

多少髑髅抛道侧,不知是贼是兵民。

(0)

兴福寺

古木依山静,流泉破绿天。

径留龙迹幻,殿聚鸟声圆。

还碧三峰路,空青万竹烟。

禅房花木在,小憩避尘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