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下水茫茫,麋鹿不来春草长。
柳外阑干谁独倚,玉箫吹怨满斜阳。
姑苏台下水茫茫,麋鹿不来春草长。
柳外阑干谁独倚,玉箫吹怨满斜阳。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姑苏台》描绘了一幅姑苏台遗址的荒凉景象。"姑苏台下水茫茫",开篇以浩渺的水面烘托出昔日繁华之地如今的寂寥,"麋鹿不来春草长"则暗示了台下已无人迹,只有春草丛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下来的"柳外阑干谁独倚",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柳树环绕的栏杆旁凭眺,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最后以"玉箫吹怨满斜阳"作结,那悠扬的箫声在夕阳下回荡,寄托了无尽的哀愁和对往昔荣光的怀念。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姑苏台遗迹的深深惋惜。
平生不持面看人,宁作五湖云水身。
忍穷闭门岂自苦,是中有味敌八珍。
酒杯潋滟鼓吹作,我自悲吒人自乐。
更阑坐睡不得去,如鹰在鞲虎遭缚。
丈夫欢乐自有时,遇酒先怯非予衰。
万骑击胡青海岸,此时意气令君看。
荒山为城溪作壕,风鼓巨木声翻涛。
鸱枭乘屋弹不去,狐狸欺人怒竖毛。
雨来红鹤更可恶,争巢一似婴儿号。
城孤屋老草木茂,正坐人少此辈豪。
急呼五百具畚锸,欲掀窟穴穷腥臊。
忽然语罢却自笑,残年何至与汝鏖。
浣花江色绿如黛,春波滟滟浮轻舠。
行当系缆柳阴下,仰听莺语倾香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