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叙班刘南奎还临江省亲》
《送叙班刘南奎还临江省亲》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日出狮峰顶,鹊鸣庭树枝。

慈母出门望,儿从天上归。

一别十三年,母子隔远道。

不忧岁月深,但恐母年老。

儿仕大鸿胪,母在高堂居。

有禄不得养,问安徒寄书。

儿今乞归省,诏许还乡井。

暂经洪都门,遥指白云岭。

一笑偶相逢,论诗铁柱宫。

相逢即相别,挂席趁回风。

回风吹五两,南浦春波长。

就船买鲤鱼,沿月棹歌响。

登堂进流霞,更栽萱草花。

百岁母身健,愿儿长在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与期盼,以及儿子在历经十三年后终于得以回家省亲的喜悦之情。诗中充满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深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首句“日出狮峰顶,鹊鸣庭树枝”以自然景象开篇,日出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而喜鹊的鸣叫则预示着吉祥和好运,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慈母出门望,儿从天上归”直接点出了主题,母亲在清晨出门远眺,期待着儿子归来,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挚又感人。

“一别十三年,母子隔远道。不忧岁月深,但恐母年老。”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母子之间的深情,虽然时间漫长,距离遥远,但母亲并不担忧岁月的流逝,她最担心的是自己日渐衰老,无法再见到心爱的儿子。

“儿仕大鸿胪,母在高堂居。有禄不得养,问安徒寄书。”这里描述了儿子在外为官,虽有俸禄却无法亲自侍奉母亲,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对母亲的关心和问候,体现了孝顺之心。

“儿今乞归省,诏许还乡井。”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分离后,儿子终于得到了允许返回家乡探亲,这一转折带来了希望和喜悦。

“暂经洪都门,遥指白云岭。一笑偶相逢,论诗铁柱宫。”在归途中,儿子与母亲意外相遇,两人相视而笑,一同前往铁柱宫,边走边谈论诗歌,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诗意。

“相逢即相别,挂席趁回风。回风吹五两,南浦春波长。”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在所难免,儿子乘船离开,春风轻拂,波浪悠长,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就船买鲤鱼,沿月棹歌响。登堂进流霞,更栽萱草花。”在船上,儿子买来鲤鱼,沿着月光下的河流歌唱,回到家中,为母亲送上美酒,栽种萱草花,这些细节充满了对母亲的孝敬与关爱。

“百岁母身健,愿儿长在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希望儿子能够永远陪伴在母亲身边,体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与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雪席口占

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

那个?儿射雁落,白毛空里乱纷纷。

(0)

叹征人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

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0)

献衷心

绣鸳鸯帐暖,画孔雀屏欹。人悄悄,月明时。

想昔年欢笑,恨今日分离。银釭背,铜漏永,阻佳期。

小炉烟细,虚阁帘垂。几多心事,暗地思惟。

被娇娥牵役,魂梦如痴。金闺里,山枕上,始应知。

(0)

代佳人赠别

万里行人欲渡溪,千行珠泪滴为泥。

已成残梦随君去,犹有惊乌半夜啼。

(0)

柳陌听早莺

忽来枝上啭,还似谷中声。

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间关难辨处,断续若频惊。

玉勒留将久,青楼梦不成。

千门候晓发,万井报春生。

徒有知音赏,惭非皋鹤鸣。

(0)

送郎四补阙东归

无事共干世,多时废隐沦。

相看恋簪组,不觉老风尘。

劝酒怜今别,伤心倍去春。

徒言树萱草,何处慰离人。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