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叹征人》
《叹征人》全文
唐 / 高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

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nzhēngrén
táng / gāopián

xīnjiāndǎnzhuàngjiàntóuqīnshízǎishāchǎngshòuxīn

jìnbàngxíng广guǎngzhānghóngpèishìrén

注释
心坚胆壮:形容人意志坚定,胆识过人。
箭头亲:比喻人的决心和行动像箭一样直接。
十载:十年。
沙场:战场。
受苦辛:经历苦难和艰辛。
力尽:力气耗尽。
路傍:路边。
行不得:无法继续前行。
广张:大张。
红旆:红色的旗帜。
何人:何人所为,指不明身份的人。
翻译
心志坚定,胆量过人,如同箭矢般锐利,十年战场历练艰辛。
筋疲力尽,只能在路边行走,那面广大的红色旗帜是谁所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战士在长期的沙场战争中所经历的艰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几句话勾勒出一位军人面对战斗的勇敢与坚韧,他们在战场上亲身接触到箭雨,不断承受着岁月和战争带来的痛苦。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但到了"力尽路傍行不得"这一刻,诗人却描绘出了一种无奈与衰弱的场景。这位战士在长途跋涉中精疲力竭,即使是站立也变得困难重重。这种对比强烈地突显了战争带来的身心消耗,以及人们在逆境中的脆弱。

最后两句"广张红旆是何人"则给诗歌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悬念。战士们在漫长的征途中,所看到的是被风吹得飘扬的军旗,但这一切却未能带来答案,只留下了一个疑问:那些在风中飞扬的红色旆旗究竟是谁的?这不仅是对身处战场者的询问,也是诗人对于战争本质和参与者身份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的脆弱,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个体命运的迷茫。

作者介绍
高骈

高骈
朝代:唐   字:千里   籍贯:幽州(今北京西南)   生辰: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自玉峡驿直驰金川夜行萧滩道中午憩曲水馆时正月十四日也

揽辔披星来玉峡,长驱接淅度金川。

危旌数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皂阁烟。

不见华灯烧永夜,惟闻社鼓乞丰年。

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

(0)

寿于谷峰大宗伯六十·其二

五云高处祝华封,名世祯期叶岱宗。

大业千秋今董马,中朝八座旧夔龙。

乞身岂欲寻黄石,难老何须学赤松。

见说泰阶多气色,蒲轮急为驾追锋。

(0)

五日天坛社集·其三

朝回花下鸟嘤嘤,夹路笙歌沸锦棚。

遗俗又看悬虎艾,殊恩久已罢枭羹。

九天紫府开中箓,五字丹书乞上清。

日永坛花闲不扫,香风时送步虚声。

(0)

政和令车宜仲内兄惠书捐俸两辱见存不无约结之叹第政和治状从闽来者啧啧不休赋以慰之

蓟门春色总堪哀,别绪因君黯不开。

千里已烦分俸至,一年未半两书来。

青山傲吏花间绶,白日冰弦竹下台。

见说□□今载道,埋轮君是汉廷才。

(0)

登惠泉寺

昨来江上啜中泠,更汲名泉贮玉瓶。

万斛流悬双宝碧,一泓寒浸九峰青。

曾随月色花间去,宜杂松声雨后听。

已乞金茎苏病肺,还从水品试茶经。

(0)

重过小桃源

秋色今已晏,幽人何处寻。

篱疏多虎迹,椹熟变鸮音。

数月始相过,孤尊聊共斟。

楼头同指点,绕槛白云岑。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