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回花下鸟嘤嘤,夹路笙歌沸锦棚。
遗俗又看悬虎艾,殊恩久已罢枭羹。
九天紫府开中箓,五字丹书乞上清。
日永坛花闲不扫,香风时送步虚声。
朝回花下鸟嘤嘤,夹路笙歌沸锦棚。
遗俗又看悬虎艾,殊恩久已罢枭羹。
九天紫府开中箓,五字丹书乞上清。
日永坛花闲不扫,香风时送步虚声。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节日庆典的热闹景象与文化氛围。首句“朝回花下鸟嘤嘤”,以鸟鸣之声衬托出节日的宁静与生机,仿佛是大自然也在庆祝这欢乐的时刻。接着,“夹路笙歌沸锦棚”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街道两旁乐声鼎沸、彩棚如织的场景,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气氛。
“遗俗又看悬虎艾,殊恩久已罢枭羹”两句,既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从过去的一些迷信习俗转向更文明、更和谐的社会风尚。“九天紫府开中箓,五字丹书乞上清”则表达了人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日永坛花闲不扫,香风时送步虚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坛上的花朵在阳光下静静地绽放,微风吹过,带来了道家仪式中的轻柔歌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社会在节日庆典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色与精神风貌。
先生海内称儒宗,气格不与俗人同。
晚以著书为寔历,道着利名面已红。
今者抗疏辞天子,拂衣去伴商山翁。
我歌送之感且叹,却惭羽翼在樊笼。
豫愁别后知音少,临分更为抚丝桐。
曲终酒罢各分手,冷冷江上多清风。
望望城南隅,彩云凝不飞。
金舆游幸地,万马争驱驰。
马前拥才人,校猎勇如罴。
一箭落飞鸟,重赏穷民脂。
中有射雕将,姓名知为谁。
百金换一狐,马首络青丝。
臂弓更腰箭,突击纵所为。
一从恃宠爱,立致倾国赀。
威势何翕烈,顾盼生陆离。
君看草头露,转瞬尽朝曦。
因风致危词,彼昏恐不知。
古林阴木欲无冈,孤棱冉郁撑穹苍。
铮铮万籁惊残梦,阳乌走曜衣麻桑。
腔中湛湛无何有,川上晴光花间柳。
老农日日理生涯,数口命悬田百亩。
野云洞口为谁开,青峰个个迎人来。
大颠解我文学会,一肩稳挈诗囊陪。
二难四美一时集,许多眼界閒收拾。
却费将军五万笺,笔锋扫秃烟犹湿。
洗觥命酌还自讴,山花笑上游人头。
花香簌簌落酒魄,嘹嘹野鹤舒青眸。
春和却也有秋爽,不独兰亭解心赏。
浪云今日非古人,德星昨夜禅关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