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宣公祠》
《题宣公祠》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

忠谋任起奸谀忌,感涕宁无士卒思。

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

忠南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遗后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āngōng
sòng / céngbǎi

lǐnlǐnqīngguībǎishìshīgōngmíngjǐnjiànfèngtiānshí

zhōngmóurènjiāngǎnníngshì

luòsāngcúnjiù西fēngwěihuāng

zhōngnánliúluòhènliúliángfānghòu

注释
凛凛:严肃庄重的样子。
清规:严格的规章制度。
奉天时:指清朝时期。
忠谋:忠诚的智谋。
奸谀:狡诈奉承的人。
士卒思:士兵们的思念之情。
桑榆:比喻晚年。
旧迹:过去的遗迹。
荒祠:废弃的祠堂。
忠南:忠诚的南方人(可能指某个人物)。
遗恨:遗留的遗憾。
良方:宝贵的处方或策略。
后医:后世的医生或继承者。
翻译
凛然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
忠诚的谋略引来奸佞嫉妒,感人的泪水怎能没有士兵思念。
夕阳照在古老的桑榆树下,西风吹过荒废的祠堂。
忠南流落在外有何遗憾,只留下良策供后人治病救疾。
鉴赏

这首诗是对唐代名相宣武公(即宣宗皇帝李亨之父)的一座祠堂的赞颂。诗人通过描绘宣公祠堂周围环境和历史意义,表达了对宣公忠诚品德和政治功绩的敬仰。

"凛凛清规百世师" 一句,形象地将宣公比作了历代的清规典范,其影响力跨越百世。"功名仅见奉天时" 则表明宣公的政绩虽然不多,但却都是在朝廷中为国奉献的时候。

"忠谋任起奸谀忌" 反映了宣公忠心耿耿、用事业,尽管有小人嫉妒,却不能掩盖其忠诚的光辉。"感涕宁无士卒思" 表达了诗人对宣公忠心的深切感慨和无限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 "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 描述了宣公祠堂所处自然环境。落日时分,桑树和榆树间保留着往昔的痕迹;秋风中,芦苇丛生,守护着这座被岁月遗忘的荒凉祠堂。

最后两句 "忠南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遗后医" 强调了宣公作为忠诚典范,其精神和政治智慧即使在他离开人世之后,也依然能够给后人带来启示和指导,如同良药般治愈心灵。

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和深沉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忠诚品格和政治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这些优秀品质能够流传后世,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指导。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洪州歌·其五

东湖水满葑云开,掠取烟光雨色来。

未放官繇兴畚插,且从鱼乐占池台。

(0)

寒食山居

岁月无情日变迁,惜春留得酒家钱。

梨花小雨惊寒食,杨柳东风似去年。

志士属当躬井臼,善人谁为表原田。

老来抚节偏多感,何必云安有杜鹃。

(0)

浦阳十咏·其三龙峰孤塔

两环日月似飞梭,鳌背棱棱窣堵波。

朱鸟前头森赑屃,苍龙左角见嵯峨。

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干午影过。

浩劫浮云开万象,宝华杂遝散芬陀。

(0)

送客北门晨登山木阁

晨登山木阁,零雨煖于春。

溪水解留客,梅花偏照人。

秫香知酒熟,市远觉民淳。

此地堪娱老,惟愁度水频。

(0)

题周怡临韩干明皇出游图

开元盛事何人画,玉冠芙蓉御天马。

从官骑步各有持,移仗华清意閒暇。

宫袍如锦照青春,诏许传看思古人。

不知身在瀛洲上,亲奉图书侍紫宸。

(0)

题柯敬仲杂画十首·其十

昨夜采樵去,偶逢三尺枯。

山人不到海,不识是珊瑚。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