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事何人画,玉冠芙蓉御天马。
从官骑步各有持,移仗华清意閒暇。
宫袍如锦照青春,诏许传看思古人。
不知身在瀛洲上,亲奉图书侍紫宸。
开元盛事何人画,玉冠芙蓉御天马。
从官骑步各有持,移仗华清意閒暇。
宫袍如锦照青春,诏许传看思古人。
不知身在瀛洲上,亲奉图书侍紫宸。
此诗《题周怡临韩干明皇出游图》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唐代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出游的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与奢华景象。
首句“开元盛事何人画”,开篇即点出主题,提出疑问:如此辉煌的开元盛世,是哪位画家将其定格于画卷之中?接着,“玉冠芙蓉御天马”一句,生动描绘了唐玄宗的仪态与坐骑,玉冠象征着尊贵,芙蓉则寓意着高洁,御天马则彰显了帝王的威严与豪迈。
“从官骑步各有持,移仗华清意閒暇”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出行队伍的庞大与秩序井然,从官们各司其职,从容不迫地行进,华清宫作为行宫,其悠闲自在的氛围也跃然纸上。
“宫袍如锦照青春,诏许传看思古人”描绘了唐玄宗穿着华丽的宫袍,如同锦绣般光彩夺目,春日的阳光下,他或许在回想历史上的贤君,思考如何继续繁荣盛世。
最后一句“不知身在瀛洲上,亲奉图书侍紫宸”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的敬仰之情,仿佛置身于仙境,亲自侍奉于皇帝身边,传递图书,体现了对帝王的忠诚与敬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华与帝王的尊贵,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帝王的崇高敬意。
忽然萦绕,似飞絮沾泥,落花依草。
凭肩握手,著处粉围香袅。
又浴向清华沼,学睡醒宛央偎靠。
恁般匿笑回身,背面教郎看饱。
谁遣,离情相搅,要镜里藏春,雪中留爪。
丹青现影,长贮春云容貌。
十七年来何处,怕也似徐娘已老。
赚将词客痴魂,展卷一齐销了。
画檐上、蟾钩皎洁,也似扬州,二分明月。
玉臂清辉,卷帘同坐半窗雪。
凭肩私语,无那个、侬痴绝。
问河畔双星,可真个、年年欢喜离别。
笑多情误我,耐尽灯花磨折。
循墙对影,算名士、倾城相悦。
纵然教四角生轮,销不去、天涯双辙。
且看你晚风,吹鬓闲愁休说。
一载住京国,户外满朱轮。
就问朝廷掌故,声望鼎彝陈。
六十年来三老,八千岁中乔木,翁是漆园椿。
风流文字吟,矍铄谪仙人。买归棹,整鱼具,理丝缗。
暂别兰陔馨膳,游泳率吾真。
不列玉箫金管,只载法书名画,去结米家邻。
来岁桂丛发,重到作嘉宾。
花信风犹浅。有诗人、隔城先折,寻芳小柬。
东阁仙郎初下直,拉取春愁同遣。
恰烟柳、曲尘初碾,行到仙源流水外。
吠刘郎、忽有桃花犬。似雪夜、剡溪转。
草堂负郭经帷卷,爱康成聪明弟子,凤雏声啭。
留客盘餐兼味列,供给宁嫌市远。
是真意、觥筹缱绻,人海中闲寻旧雨,尽当前、放取金尊满。
还料理、踏青眼。
愁向欢场起。易销魂、才人结习,大都如是。
只觉江山多寂寞,无处教人欢喜。
抱斯意、吾侪应尔,抑郁无端同故态,更飘零、知遇俱相似。
共回首、雁声里。
闲情十载抛流水,念家山暮云回合,自伤羁滞。
丽句清词刊落尽,柳絮今沾泥滓。
有锦瑟、吟编曾毁。
尚忆孱躯痴绝日,病琅邪、几为多情死,同调者、那堪此。
清门娣姒,周蚤寡行年,四十有四。
张姒年才三十六,有妾廉姬廿岁。
三女随肩,笔状砚匣,听讲周难旨。
琐窗灯火,幽闲贞静如此。
更有蚤寡之姑,适于黄者,携女归相倚。
女亦聪明分砚席,惠性兰心无二。
孟慕神仙,仲矜义烈,笑问黄家妹。
妹云毋泥,得时皆可为耳。